为何要读书?答案有很多。我最欣赏电影《卡萨布兰卡》里的那句:“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我们不必在意他读过的书、去过的地方能记得多少,丰满了他的成长足迹已足够。儿子现在太幸福,去过的地方很多,看过的书、玩过的玩具装满一储藏室。相比我的童年,受家境所限,姐弟三人只有一本课外书《梨乡传说》,早被翻成了“千层饼”。五龙河的传说,“照旺庄的鸭蛋、芦儿港的梨,黄埠寨的饼子、张家灌的笔”等故事至今可以信手拈来。
初识曹文轩先生,是在他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之后,跟风给儿子买过几本,自己并没有细读。去年偶然的机会有幸认识先生,当面听他讲述八十年代烟台大学建校之初,他作为北大教员来烟大讲学的故事,他所经历的烟台风土人情,才知他和烟台早有交集,渊源颇深。晚餐时老先生念念不忘烟大周边饭馆里的黄瓜拌蛏子,只顾着听故事去了,后悔没给他点上一盘。餐后有幸获赠一套签名书,带回家与儿子一起品读。之前以为他的书只适合孩子看,读过《雪柿子》《灰娃的高地》等之后,颠覆了我的认知。他的作品表达着对少年儿童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关怀,庄重忧郁的风格、诗情画意的意境、充满智慧的叙述方式,表现出惊人的美学力量,还蕴含着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呈现给我们一个真善美的艺术世界,它所感动的不仅是儿童,还有成年人。
《雪柿子》里描写的场景,与1959年开始的三年自然灾害极其相似。正好是先生的童年时期,想必书中那群穷苦的儿童就有他的影子。树鱼、丘石儿等一群在饥饿的孩子出去寻找食物,树鱼因为晕倒滑到了堆满积雪的谷底。醒来后他发现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竟然有一棵挂着许多果实的柿子树。尽管他很饿,家里的爸爸妈妈也饿;尽管他一直不喜欢总和他争强的丘石儿,尽管三十多个孩子可能会哄抢满树的柿子……但树鱼还是把伙伴们带到了柿子树下。饥肠辘辘的孩子们没有因为饥饿丧失理智,他们听从了丘石儿的建议,一致决定要把柿子留到大家最需要的时候。三十八个孩子信守诺言,尽管有时偷偷去看,但从没人偷摘,三十六个柿子一直挂在枝头。丘石儿最终因为饥饿倒下了,但他没有提议去摘柿子,也没有向大人泄露柿子的秘密。父母无奈,只好决定用板车拉着气息奄奄的他去外乡乞讨。就在丘石儿离开的那天早上,树鱼把其他三十七个孩子叫到了柿子树下,他爬上树摘下一个柿子一起把送给了丘石儿,那剩下的三十五个柿子,没有人再去摘下一颗。小说的结尾“那几十只柿子,曾像温暖的小灯笼亮在寒冷的冬季、漫漫的长夜……”那些“温暖的小灯笼”会照亮穷苦孩子们一生,也会照亮今天许多读者的心灵。读罢《雪柿子》,想起了父亲跟我讲过他经历的那个荒唐年代。1958年大炼钢铁,地里成熟的粮食不让收,甚至眼睁睁地看着晒好的地瓜干被雨水泡烂,次年便迎来三年大旱,颗粒无收。人们吃光了树皮、树叶等一切能吃的东西,作为长子的父亲只好跟着父辈们外出乞讨,留在家里的双胞胎弟弟、小弟都生生饿死。父亲的经历与曹先生的童年很相像,这使我对先生更有了一层亲近感。
曹先生曾在北大的课堂上讲过:读书也有一个拒绝媚俗的问题。除了一些大家都应该读的基本书之外,一个人读书应有自己的选择。做人忌讳雷同--一个人若无个性,一定是一个索然无味的家伙;做文忌讳雷同--文章写得似曾相识,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读书也忌讳雷同--读书一雷同,就也什么都雷同了。因此,聪明人读书,会独辟蹊径、另谋生路。到别人不常进入的领域去淘别人不淘的书,就会得到别人得不到的知识,就会发出另样的声音。这个道理简单得如同走别人不曾走的路,就会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风景一个道理。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与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愿我们一路同行。(烟台市教育局王先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