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恭喜自己完成日更打卡21天!
昨天是日更的第20天,我获得了“日更达人”的标志,这对于我来说算是一个大大的激励了。
在很多的习惯养成训练里,都喜欢将21天作为一个刻意训练的周期,认为只要经过了三个星期的重复行为,就可以让一个习惯初步形成。
这有它一定的科学道理,但有时事实并不完全是。
细数过往,我长期坚持下来的习惯没有一个是超过了三个月的。
试过坚持每天跑操场10圈做“腹肌撕裂者”练马甲线,坚持了差不多两个月马甲线初显的时候,学校放假了……经过一个愉快的吃喝暑假以后,一朝回到解放前。
试过用扇贝单词来背单词,打卡第89天的时候考完四级,之后数字也就停在了89,直到有一天手机没内存把软件也给卸掉。
好像除此以外还真没在试过做什么是坚持了很久的。哦,也有,如果考研复习也算的话,那我看各种专业书看了八个多月……
所以于我而言似乎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真的有点难,如果不是出于某种动机某个目标,计划往往一个星期就破产。而这次日更,算是我为数不多的,坚持行动超过21天的项目了。
回顾一下这21天,坚持日更给我带来的一点点变化。
一、开始学会对时间进行管理
以前下班之后虽然也会看书学习,但往往比较随意,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这就导致有时一晚上做了很多事情,但这些事情都只做了一点点,而有时候一晚上只做了一件事情。
但是在挑战日更后,由于我是惯于在deadline前一刻完成任务,所以在十点半到十一点之间就是我奋键疾书的时候。
后来发现只留半个小时太仓促了,写出来的质量不高,或是不完整,于是就调整了时间。十点开始进入构思状态,简单构思完后开始写,写完刚刚好十一点。
于是再后来每天晚上的十点到十一点是固定的写作时间,十一点到十一点半是和小伙伴做写后分享交流的时间。当这段时间被固定下来之后,我晚上的其他事项就必须安排在这时间段之外。
然后我开始规划几点到几点是看书,几点到几点是看视频,几点到几点是洗漱时间。当这些都被清晰地列出来的时候,我发现我利用时间的效率变得更高,被“挤”出来的时间更多了。
二、写作步骤变得更有条理
以前写作都是随心而为,想到什么写什么。但因为要日更,为了能够让自己顺利写出东西,我开始看一些写作课程,学习一些写作方法论,并且慢慢实践。
所以现在我在下笔之前,会认真构思今天要写的内容,列出大纲或小标题,提前找好要补充的资料,接着再填充内容。
这些方法论其实在大学专业课时就已经学过,但到了现在,我才算是认真地在实践。
有了思路有了方法论后,写东西就变得不再那么的难,创作时间也慢慢地从需要一两小时,到一小时甚至半小时就能写完1500字以上观点清晰有逻辑有内容的文章。
日更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精进写作的过程。
三、学会了用心观察生活,学会了输入倒逼输出
因为每天都要写,但不是每天都有那么多东西可写的。这就要求我必须多去搜集写作素材,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挖掘写作角度。所以朋友说的一句话,吃饭时看的一集综艺,路上看见的事情,都有可能被写进文章里。
除了生活以外,要想能引发思考,更多的还是依靠高质量的输入,所以看书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
不管是看东野圭吾的小说,还是看浅显易懂的经济学入门书,或是实用性强的工具书,这些输入都能使我对书中的某一细节进行思考,从而获得写作灵感。
现在想来,古人那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就是你只有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的知识,你的认知才能得到新的提升。而认知的提升,反过来又能帮助你更好地写作。
以上三点,是我日更21天的收获今后日更也将继续进行。粥左罗说过,高手的战略在于持续性。持续性的写作会让一个人变得更聪明,期待我由感性写作者变成逻辑写作者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