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上课如同带领学生进行一次长途跋涉,只有顺利地迈好第一步,学生在途中才能精力充沛,充满探索的欲望与跋涉的力量,最终突破屏障、顺利地到达山顶,欣赏到美丽的风景,摘取到胜利的果实。
一节课的教学基本上包括:课前导入——学习新知——练习巩固——拓展提升——小结作业等环节。而课前导入就是长途跋涉出发前的第一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么如何“导"就至关重要了。
所谓导入,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或某个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导入具有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功能,是为导入新内容、学习新知识,在营造学习氛围、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内存和思维、复习必要的知识等方面进行的准备和开展的热身活动。
导课是一门艺术,好的导课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渴求,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细细地揣摩,根据教学内容所需、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根据自身性格特点等等,唯有考虑到这些因素,导入才将会是最合适教师自身与学生的,才会有可能是成功的。
但,它只是为跋山涉水做准备,相当于出发前的动员阶段,因此不能喧宾夺主,在时间上一定要把控好。最多不能超过五分钟,二三分钟最好。另外导课所采取的形式应当不拘一格。如果每天都一成不变,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失去兴趣,没了要学的欲望;再者,导课内容还应该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要紧紧围绕所要教授的教学内容,教师不能为了“花样"而生搬硬套,追求新颖而脱离主题,这样就会南辕北辙,适得其反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