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武汉的第二天,要从柏泉回吴家山了。早上在三伯伯家吃过早饭,就去了睡虎山上坟,然后我爸兴致勃勃提议,去看个景点吧!——啥,这里还有景点?还真有,近几年新建的"柏泉古井"。
古井对面是一个寺庙,看样子都是新建的,但这寺庙的香火比起广州莲花山真是太逊色了,只有几柱高香在燃烧,游客就只有我们几个加别人几个,不超过十个人。也许是暑天太热,大家都避免出门。也许是名气问题,只在柏泉范围内知名。
荷花池围绕这口古井,我爸说这个泉眼的水位比荷花池的水位要高一点,常年如此。一看这指示牌,还真如此。写着:柏泉古井有三奇,一奇传说大禹种的苍柏的灵根延伸在此,二奇井内好似有柏根,阳光下如同双鱼跃动,三奇便是古井水位高于荷花池水位了。
进出景点,经过一个小门,只有一个小摊贩。我们买了一些新鲜的莲蓬,大宝还没吃过这么新鲜的莲蓬呢,个头不大,刚摘下的,很甜,连中间的苦芯都可以一并吃下不太苦,吃起来也省事。拎着袋子,眯缝着眼睛,边走边吃,后背塌透一块汗迹,这就是火炉武汉的日常。
离开老家柏泉,终于回到我的家吴家山了!早就听我妈叨叨今非昔比,变得不认识了。然而这个街边我不费力就认出来了,这个小巷子进去就是我初中高中住过的五楼。
这个街角还是和以前一样,之前是北冰洋超市,现在成了婚姻登记处。
前方十字路口的正对面是太平保险,我妈一直担心保险公司搬走或倒闭,她买的保险打了水漂(哈哈)
十字路口的右边的变化就很大了,之前是气象局的院子,松鼠的家,现在变成最耀眼的高楼和购物中心了。回想起初中高中的暑假,每天早上必去松鼠家的院子,一起在篮球场,玩篮球锻炼。
十字路口直行在三秀路(原来的三支沟)上,很快经过我的小学。以前叫一小,现在叫实验小学。没想到校门离街边这么近,可能是记忆和梦境混杂,映像中进校门要么经过很多店铺,要么穿过一片稻田,要走好半天转个弯,下个坡才到校门。现在,全都变小变近了,吴家山变得好小。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在这里兜兜转转了数次,愈发有这种感受!
三秀路行驶到尽头左拐,就是额头湾了。这里的轻轨,一次还没有坐过,下次回来尝试一下。
这是四明路(原来的四支沟)。这里的西湖广场是我小时候上小学时住过的家,如今拆迁还建,因长期不住,租出去了。这次难得回来,看看也好。西湖广场挨着以前的气象局,松鼠的家。
下面是白天的四明路。以前的四支沟。以前这里有一支沟,二支沟,三支沟,···,十支沟。叫法虽土,但名副其实,确实有沟的存在。现在沟早就填埋了,名字也改雅观了,叫起来清新又顺耳:一清路,二雅路,三秀路,四明路,五环路,六顺路,七雄路,八方路,九通路,十全路。我觉得打麻将的人会特别喜欢这些名字。初来的人如果搞清楚规律应该不会迷路,因为吴家山的格局非常规整方正:这些一到十的路几乎是平行的,被东吴大道连接起来,东吴大道就像总线型网络布局的总线,而这些路就是一条条的分支,清晰明了。
我们只在晚上上楼来看看,租户是一对50几岁的独住夫妇,人很热情,以为这次只有我爸妈回,欲留住宿。西瓜葡萄都摆好在桌上,空调都提前打开,房间里凉凉的,床铺也准备好了。
从阳台西望楼下,是整齐的烧烤摊,好想去尝试一下。可惜行程太满,留着个念想下次吧。
从阳台东望楼下,是松鼠的家,以前的气象局。
从电梯间窗户望远处,不知是哪里,反正都是家乡。夜色没有可比性了,因为以前没有这么高的楼,看不了这样的远处,也不会有这样璀璨的夜景。
文家里114号,这曾经是我外公的家,满满的童年记忆。房子还在,没有拆。
有一天白天办完事路过我爸同事的单位,他的同事准备了一包种子给我爸,我爸如获珍宝。
这次主要回来就是来二雅路办证大厅办理不动产证,真得好好夸夸我们这的政府机构,办事效率高,服务态度好,流程简化,排队也不久,手续办完后免费快递到家。比预期的快,以至我爸妈像捡了个大便宜似的,在这的一楼公安局顺便办了港澳台通行证和护照,也是快递到家。门口还有个宠物寄存的笼子,好周全。
二雅路上的社区服务站,我爸妈也来此办了证,咨询了业务。
二雅路的天合新界,以前的希望饲料厂。
二雅路的农投集团。也是我爸曾经的工作单位,现在已经改制了。
这是我们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