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诞生到婚礼》之孩子犯错误该不该打?听后感
相信这个话题让很多人感到困惑和疑问,社会中普遍会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孩子犯错误一定要打,只有打才是管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因为自己小时候就是被打大的,而且自己也“长”的不错。另外一种声音认为孩子不能打,现在提倡赏识教育,孩子只能夸,只能无条件的接纳,不能打。究竟哪种方式才是正确的呢?对待打孩子父母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呢?
1、需要每一位家长界定什么叫做犯错?孩子打碎碗,在墙上画,这不叫犯错。作为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也不要把犯错误视为洪水猛兽,孩子是在错误中成长,在错误中总结经验。当然,当孩子的行为危害到自己,危害到别人,必须立刻阻止时;或者孩子年龄太小,你告诉他,他根本听不懂,可以用打的方式。这时候打孩子,是在告诉他,事情很严重了。
2、坚持愤怒时不打孩子原则。打孩子是为了教育,而不是因为生气。父母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有情绪的时候打孩子,有可能控制不住会出手太重。遇到这种情形,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解决问题。有时候家长打孩子,可能是自己内在有情绪,借由孩子犯错这件事引发出来,孩子成了发泄情绪的替罪羊,这时候打孩子就没有教育意义。
3、坚持在别人面前不打孩子的原则。除非孩子故意抓住你的弱点,在人前犯错误挑战你的极限。
4、当孩子被打后又犯了同样的错,父母可能会加大打的力度,这只能说明打是无效的方式,建议家长调整应对方式,而不是加大力度,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总有一天会打不动,会反抗?那时候,又能如何应对呢?
5、打或者训斥孩子的时候,孩子故意看天看地,顶嘴或者嘲笑,向父母挑衅,孩子向你表达的是他压根就不赞成你说的话,有着内心的排斥,有可能你说了些什么,他都没有听清。
6、棍棒底下真的能出孝子吗?我们的父辈在我们犯错误时,绝大多数是用打的方式来教育我们。有些人可能事业上很成功,可他们的内在能感受到幸福吗?他们的人格有没有受伤,生命力、创造力部分有没有被激活?是不是只学会听话了?
6、打的方式短期有效,它是在用恐惧控制孩子,而且这种方法并不是对所有孩子有效,外向的孩子会越来越叛逆。
7、家长的言行举止时刻会影响到孩子,你处理问题、情绪、冲突时的方式、方法,孩子会习得。当能做到非常谨慎的用打的方式时,父母就会成长。尝试着用其它的方法教育孩子。可以用比较温和的管教法,让孩子为犯错的事负责,教导他怎样去处理,并示范给他看。或者当孩子犯错时,不和他说话,告诉他,你说的话伤害到我了,我今天不想和你说话。
是否可以打孩子,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父母因为怒火,没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打了孩子这时候反思比自责有效,因为自责有可能会让自己下次变本加厉,因为你并没有解决实质性的问题。这时候,欣然接纳自己的不够好,静下心来问一问自己自己的情绪真的是因为孩子犯错而导致的吗?还是只是诱因,引发出自己内在的情绪垃圾?接下来再问问自己,发生这样的事情,除了打孩子还有没有别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相信只要你愿意去深入思考,至少有几种替代方法。当然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加入天赋家,上21天好父母成长营,每天听读书分享,参加情绪训练营…大家抱团学习,走的快也走的远,而且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