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知识应用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知识应用能力?这是教育的痛点也是难点。教育不应存在于形式,而课堂教育存在于形式是当前改变不了的事实。因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教育还无法达到像智能设备拷贝文件那么简单直接,除了教得好,还得学得好,也就是一方肯教一方肯学,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赤诚之心

人类都是感官动物,只有通过感官上的视觉冲击和听觉刺激唤起记忆细胞的活跃,才能有效记下由点到面,再到局部与整体的知识体。如果把知识体作为人脑最小的记忆单位,则有如电脑存储的比特,一个汉字由两人字节组成,在比特存储中占两个比特单位。而人体感官对汉字有意识的认知记忆过程是起源于汉语拼音(外语多起源于字母音标),每个汉字的读写及标准发音应用组词造句都随知识面的扩大而产生相关联的新认知,同一个汉字,小学的时候能组三四个词,中学能组七八个,高中则更多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人类记忆库中自带分析判断关联推理等多项思维功能,所以在摄入知识点上形成一动牵百动的存储模式,这也在记忆体中形成不稳定的存储因素,所以不能像电脑物理储存那样快速有效存储知识体。如何突破一动百动的记忆模式,固化已知知识点和感官摄入的新知识点进行快速分类排序是强化记忆的关键。一旦人能够通过自我意识调节好分类排序存储,那么将大大增加大脑记忆存储的速度,好的记忆方法能稳定或规避大脑记忆中的不稳定因素,使感官认知能力和效率大大提高,这就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开始。

好的记忆方法只是为人体感官提供了绿色存储通道,真正的知识应用在于视听感官通过与记忆体迅速交换相关信息,形成正确执行指令,并以肢体语言表达行为同步输出,这种能力则也需要进行优化调整;总结成新的言行协调方法是提高一个人言语表达和沟通交流,以及说写能力的关键。显而易见,想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并使知识有效应用,必须通过超常规的训练方法,解决有意识记忆的缓慢与输出不协调不同步的关键问题。

如何训练提高学习效率和应用能力,需要我们进行系列潜能开发训练。一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能把潜能开发出3-5%的人非圣则闲。大家都知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熟能生巧是低层次的潜力开发,而不是真正的潜能开发。这里我可以破天荒透露一点,招式训练就是手脑并用,手脚并用,手脑脚协调并用等。看过《神雕侠侣》的人应该知道,剧中老顽童左手画圆,右手画方。这动作看似不难,真正做到得心应手并非易事。心法上则是:心性行意知合一。普通人能做到的知行合一就不错了。练到心性行意知合一的境界就不是凡人了。相信则存在,凡存在即合理。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只有永不止步的探索。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科学从未止步,见证了一个个奇迹的时刻,揭开了一个个不解的谜团。人类在短短的时间里实现互联网跨越到物联网。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实现脑联网,届时我们只需带上如眼镜,手环类的AI智能穿戴设备就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感应与互通,通过脑电波实现与电脑连接产生互动交换信息,连字都不用打,话都不用说,就可以写文章,爽不爽。等到互联网物联网和脑联网三网贯通的时候,人类社会必将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发展时期,到时候教育可能真的不需要这么费心费力了。让我们一起为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喝彩,为科学的进步加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