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喜欢去吵闹的地方带着耳机自习的人,星巴克和肯德基便是我常去装逼的地方。
高三都还没有按月领零花钱的时候,肯德基便是我的理综作法基地。每天一个帕尼尼和豆浆,伴我开启一个舒爽的上午。当时还小,脸皮还薄,总怕人家工作人员觉得我是占便宜的老赖(赖着不走):
一杯豆浆还能喝一上午呀?
所以在学习的时候总是很紧张,主动回避和工作人员的视线接触。后来大学有了闲钱,也没有了脸。就开始去各种咖啡馆,以至于咖啡都成为了我日常的第四顿饭。星巴克去得尤其多,因为每个城市都有星巴克。我是个很保守的人,比起尝鲜,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还是总在找一些熟悉的东西,走进去就会有安全感,也就可以马上开始装逼。现在毕业了,知道赚钱不易,买了肯德基的咖啡月卡,准备把装逼的战场搬回肯德基。
但无论是在星巴克还是在肯德基,都会有很多人“聚会”和“聊天”,他们的聊天内容常常是我自习装逼的背景音。
在星巴克,我总是听到很bussiness的谈话,吐槽职场、讨论资产云云。明明是个一直呆在学校、对社会啥也不懂学生,但每次听到这些,我的键盘却就敲得特别起劲,kua chua kua chua的,仿佛我也已是都市精英丽人的一员:聪明、精确、专治不服。眉毛微皱,双腿交叠翘起,时不时“啧”的一声,哄得周围人觉得你在解决几千万的项目难题。而且每次“啧”完,还要要手握星巴克纸杯,倒头长饮,然后以眉头更皱的表情把视线回归到电脑上。
呵,逼王!
而在肯德基的top hit话题却是教育类的,因为选择到肯德基“一聚”的往往是带着小孩子的妈妈们,前言后语总离不开“你家孩子上什么兴趣班、考了几大分”这类的表述。孩子就坐在旁边,瞪着圆溜溜的双眼,攀着在侃侃而谈的妈妈,忘我地舔着肯德基甜筒。但他们吃完,我就惨了。因为嘴巴没东西堵了,孩子们就开始不知疲倦地喊叫和打闹。但一看离得最近的妈妈们好像一点都不受影响,继续开心畅谈,只是时不时吼一嗓子,然后又无缝衔接。那我也只好继续“云淡风轻”,只能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对着熊孩子的背影翻几个上天的白眼。
气不过,就装逼。
这次装的是优雅的学霸,要装到让隔壁那位妈妈觉得,你,就是她孩子要成为的样子。成功与否,可以留意她是否在聊天时老是往你那瞟来判断。首先要表现得很专注,手指着书一行一行地过,口中还要振振有词。时不时还要看两下天,转一转眼睛,最后重重地点一下头,就像你又顿悟了一个新的宇宙理论一样。
反正,逼都是要装的,无论在哪自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