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多读完这本书,几乎算是一口气,并且还在开始读的第二天受不了诱惑挑战一次十公里,跑步的过程很轻松,结束后也没有想象中的要死要活。但是问题在当天就显现出来:我的右脚踝最严重的时候已经疼痛的不能站立。经过医生开药治疗和休息,在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右脚踝稍有好转但依旧不能正常走路。后悔吗?不后悔。但是下次会注意运动量的循序增加。从没有跑过五公里的人,十几天没有跑步的人,一下子十公里,太不科学的对待自己,怪不得脚踝会叫嚣。
说起脚踝,这是在人武学院参加运动会留下的后遗症,已经忘记当时参加的是八百米还是一千五百米,只记得当时非常之痛苦,且脚踝扭伤,以至于之后的日子时不时会以疼痛提醒我那段岁月。
现在想来,如果当时的自己有如今的思想,会不会早点跑步,也许八百米、一千五百米都不是问题了。而这个如果是绝对不可能的存在。
读前半部分,一直以为村上二十多年的跑步中没有遭遇伤痛,心中不免一阵羡慕。可谁料还是自己幼稚了,这么密集持久的运动,没有伤痛,可能吗?膝盖疼像光顾别人一样的会找上村上。而他也像别人一样难捱,但捱过去了。他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有着不平凡之处的平凡人。
之前没有读过他的文字,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非常之好。上一本《跑步,向着光的方向》作者也提到了很多训练和马拉松赛事,但读完之后我依然不能理解为何那么多人会去跑马拉松、超级马拉松,去找罪受。可是读完村上的文字,我突然理解了。“痛苦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在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到后来读到村上以细腻的笔法描述一个人在雅典逆向跑马拉松路线,第一次跑100公里超级马拉松的时候,这种感觉更加清晰。就如之前的我一直以为五公里对我来说就是极限,村上的文字一诱惑马上奔出十公里一样,虽然付出了钻心脚痛的代价。甚至在心中蠢蠢欲动:要是有可能,我会挑战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而这会不会仅仅停留在想法,现在还在疼痛的我没有答案。
村上虽然一直说自己喜欢孤独,但结婚却很早。并且自己做的事情都得到了妻子的支持,包括关掉生意兴隆的小店转行当小说家。马拉松及铁人三项赛事,温柔的太太总是在终点等候着他。这是多么幸福的感觉。
从跑步延伸,对生活的理解,就如长者对后辈的谆谆教导,又如友人间毫无保留的推心置腹,让人欲罢不能。期待自己脚好,继续出发!
阿淼写于2018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