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三件事
三件事,就是每天挑选出最重要的三件事情。这体现了少即是多的原则,每天总觉得事情多,自己忙忙碌碌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三件事习惯让自己在一天中先完成最重要的三件事。
2、为什么用三件事工具
接触三件事情的人,肯定是追求自我完善的人,会接触到很多自我完善的工具,比如目标清零、WOOP、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等等。
这些工具的使用会有两个现象:
1)工具太多,不知道如何开始;
2)一开始很用心,坚持不过3天就放弃。
导致这两个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
1)没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精力预估不足。每个工具可能本身需要大量的时间,从了解到熟悉到工具选择到使用,都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
2)贪多,工具越多,会出现贪多嚼不烂的情况,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3)工具本身太复杂。
3、三件事的格式
“三件事”的格式很简单,如下:#每天三件事# 1/100 今天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第三件事+小确幸+昨日收获
#每天三件事#:是工具的名称,也是养成的习惯名称;
1/100:预计准备坚持的天数,以及已经完成的天数,1/100代表打算坚持100天,今天是第一天;
今天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第三件事:今天需要完成的三件事
小确幸:细小而确定的幸福,每天做一件让自己感到幸福的小事,即使是5分钟,也能对全天充满期待。
昨日收获:对昨天执行情况的反思,如果完成三件事和小确幸,就能让你既有成功感,还有幸福感。
4、执行小策略
1)早上想或晚上想
早上刚起床的时候,阳光灿烂,恍如隔世,人的精神比较好,还未被繁杂的世界所打扰,能分清轻重缓急。这个时候能制定出更多靠谱的计划,然后让一天围绕自己制定的三件事情展开。
等适用一段时间后,可以考虑临睡前去做:1)能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不用占用早上的宝贵时间,2)这样晚上睡觉的时候会继续让大脑工作,3)减少第二天早上的意志力消耗,可以直接从最重要的事情做起。
2)写下来
古典老师并没有指定写的工具,我个人的理解是写比不写好,写在纸上比写在电子工具上好。
写比不写好:
写下来的结果可以客观的评价三件事的执行情况。很多人早上起来也会思考每天完成什么,但没记录、没发布,也就不能很好的回顾,容易出现目标损耗的情况。
目标损耗是指我们由于不愿承认计划和现实差距而产生的偷偷降低目标标准的行为。
比如计划背100个单词,实际只背了50个单词,这种情况下,说没做也做了,说做了好像也没做。第二天可能又被其他事情所淹没,如果你要出国,背单词这种事情很重要,但是一拖再拖带来的内疚感,比本身不做这个事情的损失还要大。
写下来之后会有很好的评判依据,完成了就是完成,没完成就是没完成。
写在纸上写在电子工具上好:
写是一个加深印象的过程,当你写在纸上的时候,你需要一笔一划的写下来,会加大你对三件事的认知。而电子工具很多时候并不能很好的走脑走心。
3)发出去
因为也会把三件事发到微信群,但并没有想为什么,只是潜意识可能是要形成自己的人气,让更多的人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再做这一件事情。古典老师提到发出去,达到的效果是,从自我时间管理工具变成一个资源链接工具。
可以分享的地方有朋友圈、微信圈,微信群可以是老群,也可以是为了做这件事新组建的群。
当发出去之后,就是一个资源链接工具,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公众承诺带来的执行力。一件写下来的事情,总不好意思三五天还总拿出来。如果如果坚持发出来,会强迫自己去执行,不然很丢脸的。如果发现自己计划制定的不靠谱,需要干到很晚才能休息,那在回顾的时候就需要让自己打死不乱定计划。长期下去会养成今日事今日毕、同时指哪打哪不贪多,将三件事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当在三件事完成率以及单个事情完美率之间来回往返时,会找到自己制定计划的节奏。
获得协作和资源:会吸引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比如自己感兴趣的会议,会要求主动加入,看到下午要做事,会提前约时间;同时还能收获别人的建议和帮助。
带来领导力。行动是最好的领导力,通过在微信群打开,会打开周围的人一起打卡,然后逐渐成为社会节点。
4)每日反思
每天对三件事情的完成情况进行反思,如果当天没有完成,思考下是不是必须完成,如果不是,可以划掉,如果是,继续写到第二天的计划中,如果一件事情,长期在清单里出现但还没有做,就需要思考拖延它的本质是什么。
好的生活在反思,这个世界有两件事情会增加自己的成就感:“别人的夸奖”和“自我的觉察”。我们每天感觉浑浑噩噩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反省和觉察,所以,最简单让自己有成就的方式就是做记录。
通过每天检查三件事情的执行情况让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变得有意思起来。当看着数字越来越大,这个感觉是很美妙的。
在每天的事情里察觉和精进,日拱一卒,不期速成。
5、如何选择三件事
选择特定工具,将脑子里所有的事情写下来,然后对当下或者近期需要完成的事情制定优先级,先完成优先级高的事项。对每一件事情设置对应的优先级。分为高优先级、中优先级、低优先级。建议给每天设置三件高优先级事情,六件中优先级事情,其他都为低优先级事情。
古典老师并没有说是最重要的三件事,估计每个人对重要的概念是不一样的,但古典老师后面强调了结果思维(可能事情无大小,能用结果思维思考的人,都能把小事完成到极致)。
不要陷入写三件事的误区,比如写三件事情是读书、开会、写作这样的事情。但如果问自己,学习的结果是什么,这个结果对自己有什么意义,这个结果可能对别人产生什么价值呢?如果回答不上来,就缺乏结果思维。
需要引入结果思维。结果思维,就是一种把自己的能力和行动转化成价值的思维方式。
比如沟通,达成共识才是最终的结果,如果只是沟通,对方并没有听,这个过程其实没有结果,对别人来说,什么都没有做过;
比如学习,学到东西才是最终的结果。如果只是不停的刷,然后第二天发现自己并没有记得多少,一周后也没有改变多少,那也就对自己的人生没留下什么结果。
结果的第一定律:结果>过程(有结果)。
结果的第二定律是:有交付价值的结果>无交付价值的结果(可交换)。
如何让结果进一步增值呢?那就需要让结果变得可以交换——只有可交换的结果,才是有价值的。
结果的第三定律:能复制的结果>不能复制的结果(易复制)。
人和人的差别,就在于对结果不同程度的思考深度。人们做同一件事情,却产出不同的结果,然后产出不同的价值。人的价值,不仅仅是体力、时间、精力管理效能方面的区别,而是对于结果的思考深度。
真正决定人效能的,不是你做了多少事,而是把一件事做得有多正确,你能做出什么结果,结果背后的结果又是什么?当你能够想得足够深入,你会发现把一件事情做好是有多么难,这样你也会明白,为什么你每天只需要安排三件事就足够了。因为每天只要做的“三件事”,其实应该是三个结果。
从今天开始,专注结果,而不是过程。因为结果清单,就是你的价值清单 。
6、开始操作
按照一年的目标,选择今天最重要的三件事,在制定三件事情采用结果思维,同时考虑工作和生活,避免潜意识里把“自我提升”和“工作的事情”对立起来。
上班8小时,其实是自我修炼的最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