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爱的蔓延
从踏入学校的第一天起老师就教导我们做一个“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好学生;从登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先做人,后做事”的教育理念就在我的心里扎根发芽。我不是优秀的教育家,没有体系的教育理念来灌输和引导学生的成长,作为青年乡村教师,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在自己的课堂上构建文明、和谐、团结的班集体塑造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在家校沟通的环节中,通过实际走访、电话联系、家长会等方法加强家校联合对学生成长的关注。随着学生成长过程的延伸,爱的教育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家里的独苗,在家里娇生惯养的陋习直接影响了校园生活,部分孩子不会做任何家务,甚至连鞋带都不会系。遇到这些问题我在班级里开展了互相合作的小组活动,在学习上建立互助小伙伴,在学习生活中孩子结对子互相帮扶。在相互学习和帮助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距离感缩短了,沟通多了,友谊加深了。在开展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相互帮助的意识增强了。记得一次学生的鞋带开了,我提醒他系鞋带,孩子很自然的把脚往前一伸,冲着我的方向,我眉头一皱,但还是弯下腰要去帮他,这时另一个学生急忙过来帮助他快速的把鞋带系好。我问:你自己不会系鞋带吗?学生回答说在家里都是爸爸妈妈帮忙,然后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我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对学生个人自理能力锻炼方面的缺失,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自己来克服缺点。学生可能意识到我的问题是他的缺点,课后找同学交他如何系鞋带。这个事情也给我很大启发,于是在班级里开展了“我是家务小能手活动”,鼓励学生在家里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学生们每天都和我分享着在家里做了哪些家务,爸爸妈妈如何夸奖和欣慰。他们不是炫耀自己的能力,更不是想通过和我诉说来获得我的表扬,而是真正的感受了父母做家务的辛苦之后来和我分享。
每学期的寒暑假作业表里我都会写上这样一项特殊的作业: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还可以帮爸爸妈妈洗脚。这个作业表发到家长群里,引来了一个家长的质疑——“老师,你给父母洗过脚吗?弄这些形式有什么用?”面对这样的质疑我内心是挺痛苦的,家长的不理解让我的家庭教育工作很难开展,面对“作秀、形式主义”的质疑,我只能通过孩子的素质提升改变让质疑者打消念头。还记得央视的公益广告视频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小男孩看到妈妈给奶奶端洗脚水后,自己也给劳累了一天的妈妈端了一盆洗脚水,由于年龄太小,水都溅到孩子的脸上,但他还是满脸笑容的给妈妈洗脚。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同时也证明了父母还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对“身教胜于言行”这句话的诠释,我将这个视频给学生观看,鼓励孩子们迈出第一步,“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的故事他们耳熟能详,但转化到行动力上他们是实践的弱者,树立孩子们的自信心是德育教育的基础。
关爱成长是每一个孩子渴望得到的,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会对孩子的心里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班级里有这样一名女同学,父母离异,学习兴趣下降,上课迷糊,下课精神,学习真是一塌糊涂。刚接这个班的时候对她没有半点印象,但经过一周的教学后我发现她不仅上课不回答问题题,课后还不交作业。这样的问题学生对于新班主任真的很头疼,因为她是女生,而我是男老师,所以沟通方面还需要加强。在一节数学课上我在导入环节中对她进行了指名提问,由于课程的环节都是由浅入深,引入部分只要她认真思考就能答对,我用期待的眼神注视着她,开始她一直低头,但看我不说话后她抬头和我对视,然后又看着黑板上的问题,经过思考后回答对了。我示意全班同学为她鼓掌,她脸红了,害羞的低下了头,同时我鼓励她认真听讲,这节课的内容一定会学懂,学会。她也及时的对我点头示意。这节课我感觉分外轻松,在课下我主动和她交流沟通这节课的知识点,第二天第一个检查她的作业。从这一点一滴的专注中她举手的次数越来越多,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虽然基础还很薄弱,但对于学习已经树立起了自信心。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诲,今天的分享中桃子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的目标不是为了让孩子考上清华北大才算成功,在孩子接受教育后成为一个有素质的人才是好的教育。教育是爱的蔓延,在德育心理五月份开展的活动中学生们和我一同接受了爱的教育。从汶川地震十周年的纪念的心理教育讲座开始,到“写给妈妈的歌”母亲节活动,在“520为爱益起行走”的助学活动,到“525气球宝贝”体验式活动。满满的爱的五月让孩子们在心理教育、感恩教育、公益教育、体验教育的学习体验中感受到了爱的传递的伟大,学生也深深体会到了爱的力量。
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班主任自我提升的同时要学习、总结、反思、实践。在不断地学习中构建适合自己教学的德育教学计划,在线分享的老师们都是这方面的优秀典范,今天的学习使自己在德育教学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路漫漫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