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突然打开喜马拉雅搜到了余华的《活着》,一听就上瘾了。今早又一口气听了五六章,但渐渐觉得故事有点朝着悲剧方向发展了,赶紧上网查了下小说的梗概。结果,果断关上了喜马拉雅,我不是一个喜欢悲剧的人,准确地说我对任何带有悲剧、暴力、煽情的东西都害怕。哪怕是动画片里有小动物被抓走了,我都想帮女儿赶紧快进掉。
不知道西医里是否有我这种症状的描述,或者类似什么什么综合症的名称。我暂且给自己起个名儿,“负面情绪不耐受综合症”。
也许正是我自身的这个特点,使我更加能看到任何事情的光明面吧。因为我不想面对任何负面的东西,即使负面的我也硬要给掰扯成正面的。
所以我很多女性朋友都喜欢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后,找我聊天。她们都觉得跟我聊一会,心里亮堂了不少,感觉我应该去考个心里咨询师证啥的。我笑笑说,那是你太傻,比较好忽悠。
我一般都是这么忽悠人的:比如我一个闺蜜抱怨自己儿子太淘气了,每天看他写作业,感觉都要心脏病爆发了。本来一天上班就够累的,回家还得加班。我就劝她,你多好啊,儿子都上小学了。有多少事业成功,家庭也殷实的人,结果两口子都快四十了,还要不到孩子。我估计他们别说孩子稍微淘气点,就是天天不让睡觉,他们也乐意呢。我闺蜜好像瞬间被打通了任督二脉,连连称是,再熬个几年,也就熬出头了。
还有一个上海闺蜜,从年初就想摇号买房子,结果几次都没有被摇到。跟我抱怨说,她现在经常夜里惊醒,做噩梦梦到摇号,吓得一身冷汗。这个房子没买成,我看她倒是神经衰弱了。我说,你真是太有钱了,才烦恼的。银行卡里存着小一千万的活期,还在担心这,担心那。人家没有存款,天天租房子的人,也捞个轻松自在。你拿着这些钱租个大三室,租到你八十岁,也是够了。而且你不想待在上海,还可以去别处住住,多好。
不知道是不是看了《易经》的缘故,我现在看事情老是看到它的反面去。好的吧,想着不要多久也就变成坏的;坏的吧,也不愁,觉得慢慢也会有转机。
人生也是这样啊,像《活着》里的主人公,福贵,投胎到地主家庭,没想到年纪轻轻就赌光了家产,混成了穷光蛋。后来又经历了父母的离世,自己的妻儿也都遭遇各种不幸,先他而去。晚年的他光着脊背,赶着一头和他相依为命的老牛,依然耕种在本属于自己的田埂上。但他却能笑着向陌生人讲着他悲剧的一生,仿佛那只是一个听来的故事。他一笑满脸的皱纹里,满是泥土和阳光。
不知道可有前世和来生,但这辈子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地过。家财万贯也好,身无分文也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管你觉得走了多远,也许一抬眼,你还在那里,自家的田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