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阅读原文】来源于16组 智舞同学的作业“探寻原因不要半途而废”
原因往往是一系列的。例如,A是B发生的原因,而B的发生又导致了C,我们用图形来表示他们的关系:A-〉B-〉C。
让我们假定C代表了事件中一个亟待补救的疑难问题。我们发现C是由B造成的,遵循解决事务的正确方法是找到它的原因的原则,我们决定把注意力放在B身上。
逻辑思路走到这里是值得表扬的,但是它走得还不够远。B确实是导致C的直接原因,但它不是根本原因。因果链的源头是A,因此A才是造成问题C的根本原因。
B是导致C的直接原因,所以如果C有问题,则B也必然存在相应的问题。但B也是一个结果,所以关于B的问题必须追溯到A。除非根本原因A得到足够的关注,否则C的问题就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有时,我们不能发现问题的根源,仅仅是因为我们懒惰,没有充分研究;有时则是耐心不够在作怪。对于要做的事情,我们总想着用最快的、一劳永逸的办法来解决,殊不知,问题的根源还在原地嘲笑我们。
[I重述知识】
1.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
题目叫探索原因不要半途而废,但是平时其实我们根本不愿意去探索原因,即便探索也是半途而废。这件事发生在很多人身上,也发生在我身上。我希望自己可以停止无效努力,将更多的时间精力花费在找到本质原因上。
2.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
因为我们懒惰,没有充分研究;有时则是耐心不够在作怪。
作者提出了两种原因,但没有具体论证。但这两种原因也基本属于不证自明的情况。
那么还有什么可能的原因呢?
比如不是我们懒惰,也不是耐心不够,实在是我们的经验太浅,不知道怎么发掘;或者我们的能力有限,不知道怎么分辨。
3.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
这么做的好处是厘清本质原因,停止无效努力,培养自己探索原因,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4.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
不这么做,就容易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但往往看着很努力,实际上并不一定解决问题了。
5.有没有相反的观点?
也有一些事情是没有因果关系,可能只是相关相近相似而已,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并不需要找原因。
6.要这样做,得具体哪些条件?
要探寻原因,应该有不断反思的能力,即需要不断的假设——验证,不断追问找到本质原因,而且对于复杂多因素问题根本原因不唯一来说,也许并不适合。
7.从前有没有类似的信息?
丰田五问比较类似,5why是通过连续多次追问找到本质原因,同片段不要半途而废的目的很相似。
8.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
很多事情没有原因或者有多个原因的复杂问题去探寻原因的时候就比较困难,区别在于这个信息是单线条上的因果逻辑,其他事情也许更适用于系统思考。
所以,对于遇到的问题我们按照不断寻找根本原因推进,并且
【A1关联经验】
有一次实验出现了错误,收率总是上不去,然后苦苦思索原因而不得,最后只好简单粗暴归咎于个别偏差。
发现这件事上还是挺懒惰的,不愿意去分析,花更多时间和精力。
【A2未来计划】
在接下来一周,遇到问题时记下,并尝试不断追问本质原因,可以利用不断询问why的方式直到找到关键因素,并验证去解决问题。每天晚上23点记录在笔记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