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我们人类最深的情感——从最大的喜悦到最深刻的痛苦,都来自于“关系”。
关系无处不在,每个人在不同的关系中有不同的角色,我们该如何从容面对或游刃有余地处理不同的关系,成人的困惑,我想回归到探讨儿童关系的成长轨迹,也许能够给到我们答案参考。
《朋友还是敌人》,作者还原从出生到青春期的人际关系发展变化,友谊在儿童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唯有深入理解社交行为的动机和意义,才能看清前路,为孩子在需要的时候点亮灯塔。
儿童如何学会与他人交往?如何学会接受并信任社交关系?如何学会享受他人的陪伴并学会关爱他人?
作者从父母和孩子间的依附关系中,告诉我们婴儿生命中的第一份依附关系的好坏将深深影响他们如何与朋友相处,在学校如何表现,以及如何应对陌生环境。
这里的潜台词就是告诉大家,选对老婆,对家庭关系和孩子0-3岁的养育有重要的影响。
3-7岁,学会玩耍,建立“玩耍高地”的社交环境,孩子会想办法让游戏继续下去,分享和创造力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8-12岁,在群体中找到位置,我是属于“酷”孩子的一员吗?“酷”孩子的行为规范是什么?哪些特质会让你在群体中更受欢迎?如果我不是“酷”孩子中的一员,那么有一个“好朋友”可以抵御来自小群体的影响。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有隐私秘密的需求,不再事事听父母,在同伴中寻求身份认同,言行举止,穿着打扮都在暗示着“我是谁”,“我在哪里”。
书中有很多案例让我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包括社交关系中的阴暗面。
假设十几个朋友一起出游,其中一个人在跳桥后出事故,没有游上水面,作为在场的其他朋友,是否应该立刻下水救援或报警求救才对呢?但案例中,这群高中生选择了集体的逃避,快速回家,谁也没有在现场实施救援。这群人的同情心和责任意识都跑到哪里去了?
作者说群体的行为法则创造出一种情景,使得桥下的年轻人感受不到自己应该承担个人责任,同伴的群体力量在削减了孩子原有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有个词叫“责任的消除”,正好可以解释这个现象。
现实中会出现很多这样的情况,比如欺凌现象,旁观者很多,谁也没有站出来制止,所以反欺凌项目中,会重视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影响欺凌事件的发生。
理解孩子社交行为的动机和意义,让我们相信,绝大多数的孩子会以幽默、适应力和智慧来应对他们的社交生活难题。同时老师和家长也会清晰认识到当孩子面临危险和需要帮助时,如何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既不能反应过度,也不能反应不足。
那家长在孩子的社交生活中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作者说,父母的工作就是做一名救生员——时刻留心,积极参与,但不能表现出焦虑。
为了帮助焦虑的父母,总结10条社交观给大家:
1,不要过度担心。记住,你已经为孩子提供了社交生活的起点。(因为同理心、自控力、信任和爱,这些微妙又至关重要的社交能力,其实最初是由父母不经意间交给孩子的)
2,认识到友谊和受欢迎之间的重要差异,友谊更加重要。
3,支持孩子的友谊。
4,让你孩子的朋友来到你家时,有宾至如归之感。
5,不仅做友谊的榜样,也要做友谊的老师。
6,为孩子提供广泛的交友机会和参加团体活动的机会。
7,与你的孩子朋友(敌人)的父母交朋友
8,同情孩子的社交痛苦,但也要保持理智的判断。
9,了解你的孩子在群体里所处的位置。
10,要从长远看问题。
以上每一条详细内容参考《朋友还是敌人》的第十二章。
社交关系如此重要,愿每个人都能从儿童社交中获得全新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