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眼里,吃,纯粹就是一件解决温饱的事儿。若是要大费周折出门觅食,我宁可饿着;若是要动手做,我宁可泡面,所以,拿到书的时候,我就是以一本厨艺指导手册阅读着——吃,这件小事,真的和我没太大关系——风吹到哪一页,我就读哪一页吧!
作者梁实秋,文坛一代宗师,文字真心简约、平实,文风朴素。但那个时代的文风终究和现在人阅读口味有些差异,在这个人人大谈“干货”“方法”,惊爆“如何一个月突破月薪十万”的年代,这样的小品确实少了现实的指导意义,我想着吧,若是能够对照了出几个简单的菜品,也是不错的。
细心如我,一直在研究作者在文章体例上的安排,在文字上的斟酌。他在挑选这些写作题材的时候是做了怎样的考量?文章的篇幅段落又是怎么安排的,又是怎么来强调“形散神不散”?书里的每篇文章不长,从缘由开始引经据典,再配以简单的操作流程,读来简单轻松。想起了前日里读的一本小书《大师们的写作课》,里头写鲁迅写的那两棵枣树的过程,语文教材里老师们拼了命地说那是白色恐怖下的真实的写照,而按照张大春的说法,那仅仅只是更加传神地描写,让读者读来更加入戏,更具画面感,而已。罢罢罢,为自己端着的深刻检讨着,继续游走在“吃”的文字里。
A.印刻在记忆力的活色生香
从文字里可以读出来文章很多写于台湾,作者总是一股子深深的情绪:如今可是吃不着了,多少带了点这样的遗憾。写“火腿”的时候写:老板奏刀,湱的一声,劈成两截,场景感十足,印在了脑海里;写“栗子”的时候说,熟时不摘则自行坠落,苞破而栗出,放佛看到一颗颗栗子迫不及待地想要从树枝往下蹦的快感;写“煎馄饨”的时候说,每个馄饨都包得非常俏式,薄薄的皮子挺拔舒翘,像是天主修女的白布帽子,我不禁笑出声来。嘴边总是不自觉地会蹦出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欢乐,与书里的文字相呼应。
每个人都能够在书里找到自己记忆中的美食,天南海北,包罗万象。读着可爱,还是因为浸润着对过往的念想;读着不舍,还是因为对“吃不着”“回不去”的耿耿于怀。
但吃还是要讲究章法的。前阵子,自家小娃得了肠胃炎,医生一再告诫说除了粥不能够吃任何东西。他缠着我,巴巴地求着:吃一口,妈妈,我就吃一口就好。我不忍,就带他去吃了馄饨,他吃得欢天喜地,结果半夜大吐送进医院,连医生也不禁质问,你这是亲娘么?现在想来,也只是情到深处而已。这“吃”下面也暗藏了很多玄机,据说吃甲的时候不能够和乙一起吃,据说啥啥要长得熟透了才可以吃,听着就觉得繁琐,“美味”对于我就永远只是个奢望。但,民以食为天,终究绕不开吃这件事情,或美好或惨淡,多少都是我们活着的印记吧。
B.“吃”是面子,那里子是什么?
我猜想着,能够把“吃”写得如此动情的,那得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着多少热爱的生命体。
“代序”里作者的一句话“人吃,是为了活着;人活着,不是为了吃”——活生生地拉开了我和大师之间的距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每个人对待生活的底色不一样,映衬出来的对吃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从另一个角度讲,吃,仅仅是一个表面,而藏着的里子才是真实的生活。
一朋友对于西方的快餐饮食总是颇有微词,觉得只有中国的才是最好的。我倒觉得,不管什么,只要能够填饱肚子就行。而这些也映射出我们不同的人生风格,我总是想法设法去搜罗各种新奇的事情,而她行事更多的成熟稳重。
整个假期,只要能够不出门,我坚决不出去,唯一解决温饱问题的方式是各种外卖的app。先生责备说,不外出不学习做饭,身为女人终究是懒了些,且外面的终究不干净,吃得不放心。可是,我心心念的是:出个门得半个小时,回来又得半个小时,多么地消耗生命啊!那就任性地顾自活着呗,好歹我是不会让自己饿着的。虽然,在吃货这条路我已经越走越远,唯一庆幸的是我始终保持着对生活旺盛的热情。
嘿,不管你用什么表面粉饰,请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怡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