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木
一木认为:凡是不忠于原著的解读都是耍流氓。——兼作题记
一
上篇文章说到林冲成了一只逃无可逃的猎物,到了任人宰割的地步。幸好天无绝人之路,他遇到生命中的贵人了。这个贵人就是整本水浒里为数不多的其中一个英雄——孙佛儿孙定,他是开封府的孔目。
顺便说一句,孔目是什么职位呢?它和押司一样只是吏而非官,但权力较大,负责给长官起草文书、征收核算税务以及各类官营业务的巡视管理等工作。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有点像现在地方大员的机要秘书吧。
孙孔目一句“这南衙开封府,不是朝廷的,是高太尉家的”,生生地救了林冲的命。——没定死罪,只判了个“腰悬利刃,误入节堂,脊杖二十,刺配远恶军州”。
罪名既定,林冲自当洒泪告别家人。而林冲这次的告别,却来了一出“立纸休书”——意图与自己唯一的家人划清关系。
林冲休妻,历来争论纷纷,有说林冲不忍妻子受罪重情重义的,有说林冲刻薄无情只顾自己前途的,两种观点赫然对立,黑白相向。
真相只有一个,却往往不是你所知道的那个。因为了解真相,需要一个层层剥解的过程。而小说里的真相,则隐藏在文本中,需要细细解读。
二
我们一起回到文本。先弄清楚林冲与妻子的感情如何。
林冲自己说:“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已至三载,不曾有半些儿差池。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耳赤,半点相争。”三年时间和睦恩爱,如此夫妻情分已属难得。
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但看林冲听到娘子在岳庙受到调戏,他先是“连忙”问女使锦儿地点,再是“慌忙”辞别鲁智深,然后“急跳过墙缺”“径奔”岳庙里来,最后“赶到”跟前准备揍人,这一系列的动作,林冲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次林冲娘子被骗到陆谦家,林冲也是“不顾女使锦儿,三步做一步跑到陆虞候家”。
林娘子及其家人又是如何对待林冲的呢?
落难见真情。林冲被高太尉设计下狱后,“林冲家里自来送饭,一面使钱。”“林冲家里”自然就是林娘子了。难得的是林冲丈人张教头“亦来买上告下,使用财帛”。
中国古话有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作为丈人的张教头如此全心全力救助林冲,至少说明了他对林冲的认同,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林冲夫妻生活的美满幸福。
若得岁月静好,没有横来灾祸,林冲本该是一个值得称道的好丈夫。
三
有两句话在网上很流行:唯有太阳与人心不可直视。千万不要检验人性。
或许这就是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吧,人性有光明的一面,也必有阴暗的一面,所以经不起直视和检验,不能去深挖,林冲也是。
曾经特意问过一女生:如果一男人在自己老婆被调戏后却选择隐忍,如何看?她回答说:要么是胆小懦弱,要么是不够爱。
有个很多读者都忽略的细节,就是林冲赶到陆谦家救了林娘子后,所说的第一句话是:“不曾被这厮点污了?”林娘子答道:“不曾。”
我读到这,由衷地敬佩施耐庵对人性的透视能力和用笔能力。有了这句话,林冲后来的一系列言行自然而然没有一点突兀。
千古名著几无闲笔,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林冲潜意识里最为关心和真正考虑的还是自己。因为如果被“点污”了,林冲就永远戴上了耻辱的枷锁。至于娘子刚才是否受罪被打,是否受到惊吓,虽然也重要,但只能轮到第二句话:不要怕,我来了。
古龙名篇《风云第一刀》里,少林寺心树落入危险境地,出来后,方丈心湖抢先迎上去道:“你可安好?”古龙跟着就发了句感慨:他不问别的,先问心树之安好,毕竟不愧为少林掌教。
也是,毕竟绝大多数人最爱的其实还是自己。能够上半夜想自己,下半年想别人的,都已经是商圣胡雪岩了。
林冲毕竟只是一个体制内的教头,他本质上也就一普通人。他既是一个懦弱的武艺高强者,又是一个“不够爱”的丈夫。
懦弱与否只与内心有关,与身高力量无关。比如NBA巨星杜兰特,在勇士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却带伤上场,最后导致右脚跟腱受伤拄着拐杖离开,估计从此再也无法重回巅峰。他根本没有力量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和舆论的裹挟,高大强壮的身体里,住着一个小小的孩子。
四
林冲为什么一定要休妻,决绝得没有半点可商量的余地?还是得从文本中找答案。
林冲被判刺配沧州后,被押出开封府,各位邻居和岳父张教头早已在开封府的门前等着,然后接着林冲并两押送公差一同到了州桥下酒店。
从邻居们都来开封府外等待迎接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林冲为人还是非常不错的,颇受人们喜爱认同。
林冲第一句先讲:“多得孙孔目维持,这棒不毒,因此走动得。”可见林冲也是一个懂感恩的人。
林冲岳父是一力张罗,先是安排好“案酒果子”管待两个公人,再“将出银两”相送。这时,林冲开始说第二句话了。
他“执手对丈人”道:
年灾月厄,撞了高衙内,吃了一场屈官司。……今小人遭这场横事,配去沧州,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却是林冲自行主张,非他人逼迫;小人今日就高邻在此,明白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如此林冲去的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
拉着对方的手说话,经常意味着掏心掏肺交流。此时林冲最大的情绪不是恨而是“屈”,怪自己命不好,所以才“年灾月厄”遭横事。然后就是对前途迷茫,觉得自己“生死存亡未保”。再提到自己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并补充到自己娘子还青春年少不必为自己耽误前途。跟着强调说:这是自己的主张,不是他人(高太尉)的逼迫,打算当着众人立纸休书,任从改嫁。最后强调说:只有这样我才能够去的“心稳”,免得被高衙内陷害。
上篇文章已经分析过林冲是一个“冷静得让人感到可怕”的人。故此,他说的这番话必定也是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
五
既然是深思熟虑,必定要先说服自己,再说服对方。
我们想想一般的囚犯会是什么心理?老子今天要去坐牢了,老婆还会跟我吗?她会不会死活要跟我离婚?一旦又变成单身狗了,从牢里出来还找得到堂客吗?不行!死活都不能离,就是头顶一片大草原也坚决不离,至少名分还是老子占着。
冷静到可怕的林冲是怎样说服自己这样做的?我们慢慢捋清楚。首先,林冲必定知道自己刚刚是从鬼门关逃过一劫,不是孙孔目,应该就是刀下鬼了。那么,高太尉高衙内会继续设法害他命么?这是他不得不思考和担忧的。若真要捏死他,对高太尉来说也不过举手之劳而已。那么,怎样才能保命?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立一纸休书了!
分析到这里,再看林冲的话就极容易理解了。
首先他只怪自己倒霉遇到“年灾月厄”,丝毫不表达恨意,是间接地对高衙内两父子表态:我没想过报仇什么的。
“生死存亡未保”是他真实的担忧。毕竟这次就差点嗝屁了啊。
“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意思就是你还是我娘子,高衙内父子就会继续谋害我,他只是说得委婉些而已——“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
强调“非他人逼迫”,是再一次隔着人向高氏父子表态。
最后说如此才“去的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都离婚了,高衙内没理由再把我往死里整了吧!
六
真正说服了自己,说服对方就简单了。——因为任何事情只要说服了最重要的那个人就一定能解决。
当然,说“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显然是说服不了岳父的,毕竟一纸休书后更容易威逼了。
所以加了一句“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可岳父张教头是个实诚的好人,他觉得不应该在林冲落难时离弃他,何况他还很满意这个女婿。
所以他反而安慰林冲说:这横事“又不是你作将出来的”,我会让女儿等你刑满释放归来,“依旧夫妻完聚”。并且还给他宽心:钱的问题也不是问题,你不要担心,这个单我买,你娘子并锦儿,“三年五载,养赡得他。”然后又继续拍胸脯:以后我把女儿关在家里面,让高衙内看都看不到,一切“都在老汉身上”。跟着又尽力打消林冲生活上的顾虑:你到了沧州,我会经常寄信寄衣服给你,你“只顾放心去”。
真是一个好岳父,写得都泪目了。这样的岳父,我想要一打。
然而他并没有真正懂林冲的心思,所以林冲只能回复得直接些了:“只是林冲放心不下,枉自两相耽误。泰山可怜见林冲,依允小人,便死也瞑目。”或许张教头还是没有一下子回过神来,依旧不肯“应承”。林冲只好决绝无比地发誓表态:“若不依允小人之时,林冲便挣扎得回来,誓不与娘子相聚。”
“枉自两相耽误”这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若不立纸休书,林冲得死,你们也会被高衙内逼,白白“两相耽误”了!话外之意就是:若立了休书,林冲不死,你女儿也有前程!
只是林娘子不是林冲那种人,张教头也不是!即使立了休书,我也不把女儿再嫁人了!尤其不会嫁给高衙内!
同为教头,他或许没有林冲那么思虑深密,但够刚烈、够简单、够仗义、够爷们!
七
当作众人,终究立下了休书,林冲自此与张氏女子划清了界限。林冲当然知道,高衙内迟早会知道这事的,应该会放过他。他算来算去却忽略了:即使高衙内放过他,害过他的陆谦和富安绝不会放过他。因为他们既是林冲的仇人,又比林冲弱小!当然这是后话,以后再细说。
立下一纸休书,从此再无瓜葛。正所谓:在天愿作比翼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可惜苦了林娘子,对了,现在应该叫张氏。
张氏是施耐庵笔下最美好的女子之一,美丽贤惠又忠诚。她先是“号天哭地叫将来”,然后极其委屈地哭诉:“丈夫,我不曾有半些儿点污,如何把我休了!”林冲再次提到了“恐怕日后两下相误”。好一个“两下相误”!
好一个张教头!先是全力宽慰林冲,现在则全力宽慰女儿:“我儿放心,虽是女婿恁的主张,我终不成下得,将你来再嫁人!这事且由他放心去。他便不来时,我也安排你一世的终身盘费,只教你守志便了。”祸事来临,他一力担当,全为别人着想,从没考虑自己利害得失!
张氏听了父亲言语,“心中哽咽”,再看见身旁的休书,竟“一时哭倒声绝在地”。她当真是悲痛到了极点。——对比张氏父女,或许也是很多读者厌恶排斥林冲的原因吧?
八
林冲是个坏人吗?非也。
以圣人的标准,这世界上没几个好人;以恶魔的标准,这世界上没几个坏人。一体两面,有阴有阳,复杂多变,方为人性。
如果必须给好人坏人定一个标准,我愿意选择是否有悲悯心,尤其是对与自己利害无关的底层人士的悲悯之心。而这个,林冲刚好有。
酒生儿李小二在东京时偷了店主人家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府问罪,林冲感他可怜,又是给他说好话又帮他陪了些钱财,免了他的牢狱之灾,后来林冲还送了些路费给他到外地安身。
此时的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怎么说也算得上台面人物,李小二不过一酒店服务员,妥妥的底层苦民,他对林冲不可能有什么交换价值。林冲损失钱财帮他,完全是出于一种悲悯和同情,有了这份心,就有了一份人性的光芒。
不要说什么林冲不在乎这点小钱,自古以来,傻子都知道钱好,我老家有句俚语叫:越有的越狠。意思就是越富的越吝啬。即使放到今天,又有多少人愿意为一个不相干又没有结交价值的人花上几千块?
施耐庵写这笔,就是告诉我们林冲其实算一个好人。写一个好人为了自家性命而如此决绝地与妻子划清界限,才能写透人性的复杂!
后来林冲在梁山泊坐稳了头领位置,差小喽啰去寻娘子,获悉——张氏被高太尉威逼亲事,自缢身死已有半载。张教头亦为忧疑,在半月之前染患身故。“林冲见说,潸然泪下,自此杜绝了心中挂念。”这同样是施耐庵写透的人性复杂!
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历来争论不休。一木认为,都错,性本私!你不能说毛毛虫、兔子、老虎本性是善是恶,求生而已。自古舍身求法、舍身求义的人从来就少,所以英雄才稀缺。
整整一部水浒,多好汉而少英雄。
读林冲到现在,又何尝见过他的英雄之气?不过就是一武艺出众的平常人而已。所以他谨慎、精细、惜命,他为了保全自己坚决地写下休书,说到底,他只是一个最爱自己的人,完全符合了性本私的特征。
但不要轻易笑话他,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在这方面超越他呢?
(林冲决绝休妻,却并没有因此而摆脱厄运,他的敌人依然要将他置之死地而后快。侠肝义胆的鲁智深演绎了千里护送的感人事迹,然而林冲却出卖了他?确实如此么?鲁智深事后又会如何对待林冲?欢迎关注一木原创公众号“一木读水浒”,予以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