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

本内容是个人综合了多个版本的核心观点加以阐述,本着尊重原文为基础去解读。

以简明清晰的逻辑分析,系统性地概括书中的知识关联,不过度推理及过度神化书中内容的态度去阐述书中知识。

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读者们多多指正。

上文品读了“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老子提出了“自然无为”的思想引申。

老子认为,真正的高明和智慧是“善行无迹”,不露痕迹。

不仅表达了有道者顺任自然以待人接物,更表达了有道者无弃物无弃人的心怀。

有道者对于善人和不善的人,都能一律加以善待。

而这正是道的自然无为、自然无痕之表现。也就是说,只有符合了道,才能产生真正的聪明智慧。

继续第二十八章“常德不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支付 ¥2.99 继续阅读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