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西方的情人节,想聊一聊“我们”的过去,谈一谈“我们”的现在,想一想“我们”的未来。我和她相恋七年了,这是真事。提及七年,大多数人脑海中闪现出的第一个词儿一定是“七年之痒”。何为“七年之痒”?搜狗百科这样解释道:夫妻结婚后产生一系列矛盾的统称,一般指人们婚姻到了第七年,夫妻双方可能会因婚姻生活平淡、规律而感到无聊乏味,要经历一次危机的考验(可能发生婚外情、外遇等现象)。显而易见,我们还配不上这个词儿(未婚),但道理似乎是如出一辙。看看我们现在是不是逃离了大家所说七年之痒的历史周期律呢。客观的讲,价值中立的讲,这些词汇并不适合谈论感情类的话题。那么就从一个个故事开始说起,让大家判断吧。
2012年10月10日,我和她相识在一个公共课上,课程名称已记得不大清楚,只记得她长的胖乎乎的,穿着一身红色的毛呢,画着不太精致的妆容。因为是公共常识课,学习兴趣不高,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身边这个女孩子身上,经过简单的寒暄后,开始发挥自己强大的幽默细胞,讲了好几个笑话,也令她一直欢笑。也可能是天性或者说生物性,从小遇到女孩子就喜欢炫耀、显摆和吹嘘。课堂上带了一本黑背的漫画书,她说要借去看一下,我欣然允诺,因为这意味着以后还书还要有故事发生。一来二往加上课余时间充足,即时聊天工具发达,更重要的是,在那个如狼似虎的年纪,整个校园的上空都飘荡着荷尔蒙的气息,我们的关系也在慢慢升温。
一个人的成功,个人努力不可或缺,也要看历史行程带来的机遇。追求女孩子亦是如此。她,不顾我的劝阻,只身一人前往上海做寒假工,临行前夜我试图强挽着他的手向他表白被拒绝。恰恰是上海这段时光,不仅磨炼了她的意志品质,而且让我能够有机会、有时间体谅她、关心她、温暖她,一天一个纯拼音的问候短信让她为之动容、动情、动意。经过近四十天的软化,她在返校那天接受了我的追求。爱情的无知之幕从这一天开始掀开,那天正好是我21岁生日,公历2013年3月3日,俗称我们的爱情纪念日。
恋爱是两个人平等的相互认可,是一种社会关系,通俗地讲恋爱不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两个人的事儿。在经历过甜蜜、刺激、享受后,可能更多的是摩擦、争吵、矛盾。我们也不例外,经历了无数次吵架,特别是因为自己心胸狭隘对她有前男友的咬住不放、喋喋不休。多少次,在操场上、在教室里、在走廊旁,我强势无比、咄咄逼人、歇斯底里,而她只有且有一种反应默默不作声,可能是性格的原因,就是性格的原因。她不喜欢争抢、不善于言辞、不懂得强势。过分也罢,坏男人也罢,我必须正视我的所作所为,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哪怕是今天,也泯灭不了我过去的种种和经历。
本科时期的恋爱可以说主要就是在争吵中度过的,耗费了青春的时光,也没有锻炼出辩论赛水准的口才。但是一切都得交给岁月,它不会让你白白经历,我的棱角终将会被一点点磨平,我们的感情也会像两个不合槽的齿轮一样会慢慢贴合。
2015年,我从一个省属师范院校考入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读研,而她落榜了,我内心庆幸的是她没有考上,因为报考的不是同一个学校。这时候历史的际遇又开始发生作用了,她坚持复读,第二年以第2名的成绩(录取3名)考入我的学校。用民间话语讲,这就是命呀,又要结束异地,再续前缘。读研后两年,我沉稳了很多,也很珍惜与她相处的时光,尽管也有争吵,但是数量和程度远远不及以前。我懂得了谦让,学会了包容,会变得大度。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她身边,陪她创作,力所能及的做一些杂活。他的同学和朋友我都认识。我变成了别人嘴里那个经常来美院7楼找她的那个男孩儿。
2018年,我研究生毕业了,此时老大不小的我在爸妈的极力劝说和男大当婚世俗规训下,第一次去了她家,受到了一个准上门女婿应有的礼遇。很感谢她,还有她的父母对我的宽容,也得益于自己的厚脸皮,基本上一次接触到了她所有的亲戚。此时的我是开心的,是兴奋的,她随后去了我家,也是那样。
踏入社会,我和她的人生的经历慢慢丰富起来。有了收入,买了新房。由于工作原因,现在属于同城异地,一周一次见面,让我们懂得了距离产生美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和她很平凡,日子过得很简单,但是把简单的日子过得不平凡是一种人生艺术。我学会了做饭,懂得了分享,她也知道了工作的繁杂和艰辛,日子总体向好,不再苦涩、抠唆和将就。
本来想写故事,还是成了夹叙夹议,不是因为故事不好,也不是因为不会讲,而是有太多的感悟想要抒发。因为,这七年,我和她一路走来不容易。今年开局多难,疫情肆虐,但坏事不长,好事多磨,一定会雾开云散。其实我们本来打算今天领证的。此时的我按照政令隔离,她在做学校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她问我今天情人节准备了什么礼物,一向不擅长制造惊喜和浪漫的我,仍然选择了沉默。但是这一次,我想留下来一些东西,送给他一些东西,思来想去,就动动笔墨,写写七年恋爱的所思所想。
未来,是最不确定的一种东西。年前我和单位食堂的大师傅说来年再见,但是任凭我有多么丰富的想象力,也无法想象再见已带上口罩,全面武装,无言对面不相识。尽管未来是不确定的,但是人们还是要展望未来,对未来充满憧憬。正因为它的不确定性才能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收获。于我和她而言,当前,成家立业的世俗期许无法逃脱,不祈求封建社会“封妻荫子”,生活也要过得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更重要的是我能够从一而终,保持初心,承担照顾她,安慰她、包容她的责任。相信我,我能做的到!
2020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