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的结局不算完美,可是我却突然联想到了另外一部让我印象深刻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它的结尾将观众的情绪引向了高潮,主角安迪的形象在一瞬间释放到最大,个人光辉前所未有的璀璨,回味之前影片中的种种暗示隐喻,更是唏嘘不已。
《放牛班的春天》相比下来,更加的平和,也更加的真实。主角是一位普通平凡的代课老师马修。他在去那个问题少年学院任教前,是一个不得志的音乐家。
马修老师并不聪明,有点胆小与懦弱。学生不怕他,院长也不器重他,可有一点,他很善良,尊重并鼓励每一位学生。遗忘自己的感受而成全别人。他在班上通过成立合唱团来驯化这一群令他害怕的孩子们。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困境,院长强硬的干涉,孩子们的不配合,但随着时间的磨合,学院里的每一个人都在改变,孩子们的笑容变得柔和,老师们也不再说“犯错,处罚”的戒律,就连院长也会和孩子们一起玩球。
我以为事情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比如每一个孩子都有了一个美好的前程,曾经放弃他们的父母和老师都不敢相信的好前程。可许多事情在另一个少年的到来改变了方向。
孟丹有些无可救药,他有暴力倾向和心理变态,就连马修对他也是怒不可遏。
在看的过程中,我心里猜想影片会不会以彻底的改变孟丹为结局来忖托主角马修的形象呢?
看到影片的最后,我是有一些小失望的,马修因为院长不在,带孩子们出外郊游,而躲过了被开除的孟丹对学院纵火而可能酿成的悲剧。院长仍因为此事将马修开除了,孩子们用歌声为他送行,将写了字的纸飞机扔出窗外,马修那个时候有一段日记形式的内心独白,他说那一刻他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和乐观。
那也许是一种自我安慰,他也自我嘲讽:自己是一个失败的音乐家和失业的代课老师。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马修的人生并不成功,甚至很潦倒。
影片的最后,院长在老师和孩子的告发下被停职,另一位主角不记得他的名字了,被送进了音乐学院学习音乐,最小的那个孩子跟着马修一起离开了,其余的孩子包括孟丹,到最后都没有作交代。
不算是结局的结局,有一种仓促感,各种人物命运的交待,这种形式让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但他们有很大的不同,安迪更像是一个传奇人物,马修只是芸芸众生里的一员,我可以平视他的喜怒哀乐,可以理解他的欲望与善良。
他到最后,并没有改变所有人,也没有扭转局势,可是我们不能责怪他,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不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
我在看影片的过程中,也不自觉的会在他的肩上放一副担子,好像那样才是对的,一定要那样才可以叫做成功,可是一定要成功吗,学院里人们的变化其实已经证明了马修的价值,无需强求了。
这样不是结局的结局,更像我们的人生片段,我曾经一度想在生命的某一时刻为自己下一个可歌可泣的注脚,发现从来没有找到那个时刻,因为一件事情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个故事的开始,你没有足够的能量说出最正确的话,做出最完美的行为,因为在下一个时刻里,你得继续成长,你还会进一步的变化。
那么,可以积极的去想,没有失败,也没有成功,我只是结束或开始了一个故事,我只要保持呼吸,那么喜悦便生生不息。
愿那些热爱自己生活的人始终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