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读过中学的人,大约没有不知道《爱莲说》这篇文章和周敦颐这个名字的。文章乃千古名篇,名字也如雷贯耳,但周敦颐究竟何许人也,除隐约记得是宋朝文学家之外,其余便无所知了。
前日,在某书店偶然发现一本出版于2012年名为《理学开山周敦颐》的书。一看到“理学”两个字,我眼前一亮,最近常翻阅的《曾国藩传》里不就多次提到理学么?而且,曾国藩备受道光皇帝欣赏和重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君臣二人在理学上有共同语言。
写了《爱莲说》的周敦颐竟然是理学创始人,让我诧异。《爱莲说》流传千古,创立理学却是少有人知。当然,也很可能只是我孤陋寡闻。站在书店里粗略一翻书又知,周敦颐还是一个好官员、一个好老师,人品高洁、境界高远,也就难怪他如此推崇出淤泥而不染的莲了。
于是决定买下书,深入了解周敦颐。客观讲,书读过后感觉写的很一般。无论文字表达、叙事说理,还是主人公生平事迹的完整性上都差强人意。或许是有关背景材料极为有限的缘故吧。但这本书总归是讲了周敦颐的为人和一些事情。借着千字营火热开场的劲儿,就先试着概略写一写周敦颐其人其事吧。
出生、成长于官员家庭,是官二代。
周敦颐是北宋湖南路道州(今湖南永州地区道县)人。据说其先祖乃山东青州人,唐朝代宗年间迁至湖南宁远,而后道州。
北宋时期的湖南,相对于沿海省份乃至中部平原地区,是闭塞和落后的,人文环境略差些。但周敦颐他的家庭出身还算不错。虽然他爷爷没怎么读过书,但他父亲周辅成是读书人,还考中了进士当了一辈子的官。尽管周敦颐父亲一生最高职务不过是广西贺州县令,但相对于普通家庭,应算是相当好了,至少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不成问题的。
周敦颐与长期在外做官的父亲一起的时光并不多。14岁那年,父亲去世后,周敦颐就随母亲投靠了在京城做官的舅舅郑向。郑向是河南开封人,官至龙图阁学士,后在杭州知州任上去世。
郑向虽然只是舅舅,却当起了一个父亲的责任,视周敦颐为己出。学习上,尽心竭力督促、指导周敦颐苦读经史,提高学业。生活上,把周敦颐抚养成人不说,还为他娶妻,帮助他建立自己的小家。工作上,充分考虑周敦颐的人生前途,把唯一可以恩荫给儿子做官的机会给了他这个外甥。舅爱如山,舅爱无私,周敦颐在内心深处一定是深深感恩这个好舅舅的,并以其为人生榜样的。
郑向的人品、德行与学识,也的确够得上做周敦颐的榜样。不但是一个好舅舅,他还是一个有作为的官员,一个有成就的学者。作为官员,他廉洁能干,富有狭义之气,深受百姓爱戴。作为学者,他历史修养深厚,著书立说有成就。
郑向的为人、为官以及对周敦颐无私的父爱,显然对周敦颐的心灵是有触动了,也因此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周敦颐的一生。
是能吏,是清官,有个性,绝不入流俗
周敦颐在官场三十年,并没有做到多大的官。工作从江西、湖南、广东三个省调来调去,职务从江西分宁县主簿做起(相当于今天的副县级),最终也只勉强做到了广东提刑(相当于今天的副省级)。要说副省级在今天也算不小的官了,不过对于其他成就异常大的周敦颐来说,就不算什么了。
周敦颐做官,有能力,有原则,有操守,是个好官。据说他刚一上任主薄一职,就破了一个久拖未决的难案,以此获得赞誉。
三年后,在另一名为参军工作岗位上,周敦颐为救一个就要冤杀的犯人,跟上司据理力争,并以辞职相威胁。最终,他以湖南人霸蛮的坚持和执着,竟使性格暴躁为人刻薄的上司大受触动,既而深深感动。不但救下了那个犯人,还获得了这位上司的推荐,由参军升为县令。不能不说,这人终归还是个好领导。
周敦颐还是一个非常清廉的官员。在南昌工作期间,某次昏死过去一天一夜,人们以为他死了。准备丧事时才发现,他的家中只有一个破箱子,里面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令所有在场的人大受感动。作为一个地方官,廉洁如此,也是少见了。后来为周敦颐做墓志铭的潘兴嗣说他“奉养至廉,所得俸禄,分给宗族,其余以待宾客,不知者以为好名,君处之裕如也”。不乱花钱,不摆排场,把工资大部分分给宗族中困难之人,留下一点招待朋友和宾客。
周敦颐做官期间,很值得一提的一件事情是“绝情”父老乡亲。按今天特别普遍也特别现实、特别功利的价值观,你发达了,不得为家乡做点好事么?当年你上学时,家乡父老没少关照你,你现在当了官了,有权了,不整点特权为家乡人谋点好处,怎么说得过去?反过来说,一些发达了的人,也乐意这么做,既显示自己有权,又光宗耀祖脸上有光。就这么一个在当今社会依然流行的恶俗价值追求,在1000年以前就被周敦颐给否定了。
在调回故乡永州做知州时,周敦颐决定回老家道线县扫墓并看望家乡父老,但他也料到了家乡人的做派,特意赋诗一首,委托侄子先带回去念给大家。诗文如下:
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
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
事冗不觉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
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
这首诗就表达了一个意思,老子生来,酸臭无比,就这德性,坚持原则,六亲不认,谁也别指望请我吃个饭、送个土特产,走门子拉关系。这立场一摆,肯定得罪人,戳他脊梁骨骂无情无义的有,骂他宝里宝气是笨蛋傻瓜的也有。为此,周敦颐写了一篇非常短小的散文来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文章如下:
或谓予曰:人谓子拙。予曰:巧,窃所耻也。且患世之多巧也,喜而赋之。
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呜呼!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绝。
文章大体意思是说,如果当官都能“守拙”而不是取巧,则官场风清气正,则百姓可安。这一从政思想影响了很多人,以至于后来的永州守令刻《拙赋》于石碑,并建“拙堂”。
800多年后,中国的最后一个儒家圣人曾国藩,也是一个极为尚拙的人,他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研究理学很深入的曾国藩,既有守拙而中了科举的实践,又有周敦颐这守拙的理论渊源,说出这话也就不难理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