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参加了华东师大历史系和民间记忆与地方文献中心举办的地方文史高级研修班,3天的密集课程与交流,近距离看高手们亮招,不得不承认,
这十年来,自己挣扎着还是活成了井底之蛙。
2009年始接触地方党史研究,虽然一度孜孜以求,虽然在小系统中小有成绩,但总体上仍停留在档案梳理和资料汇编的层次,并未摸到治史的门径。
尤其是基于地方档案作个案研究时,始终感到力不从心。个案研究的意义何在?地方史研究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档案如何深度解读?这次看高手亮招后,便深深感到,
高手都是有秘诀的。
简单梳理,至少有这样几条:
01 更开阔的视野
以地方史研究而论,新史料、新问题、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都在不断涌现,研究者若限于一时一地一事,无异于作茧自缚。
尤其是研究的视野上,如果看待地方史,是在通史的思考和框架下的“一场文字填空游戏”?是在研究中寻找地方(区域)的特殊性,还是在研究中寻找其整体性?说到底,还是地方史或区域史研究,其意义到底在哪里呢?
按照包伟民等老师的看法,地方或区域的意义在于整体或全局。地方史或区域史研究的价值,是体现整体性。因此,地方是相对于整体而存在的。对个案研究中苦苦寻找特殊性的研究者来说,这个观点就像点亮了灯塔。
但从另一面来看,这也为地方史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研究地方,但却要时刻心怀整体。这要在理念和实操中做到,绝非易事。
02 更丰富的方法
传统史学研究,以常见档案文献为主的解释和叙述,已经远远落后于这个时代了。利用考古发展,搜集整理民间文献,挖掘民间记忆,已经大量应用于各类研究。
口述访谈、田野调查,虽然并不陌生,但在地方史研究中的实际应用还非常有限,尤其是离规范、高频使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游鉴明老师和冯筱才老师以自己丰富的访谈实践,介绍了访谈中的关键要素。虽然时间有限,但关于访谈的规范意识、法律意识和充分准备,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游任何时代、任何领域,傻傻地努力都是远远不够的。
03 更高效的工具
这是一个信息技术空前发达的时代,“数位化”(数字化)技术已高度渗入历史研究。大量高效地利用数位化技术,已经是开展研究的基本要求。
但对多数地方史研究者来说,不知、不会利用各种资料文献数据库,有其无奈之处,但更多的是视野和思维局限所致。
在数位化的讨论中,冯筱才老师还特意演示了如何利用基本的数位化资源。不得不承认,教育网,尤其是一流高校拥有的数位化资源,已经多到不像话的程度。相比之下,地方研究者能够接触和利用的就非常有限了。
专题讲座之余,主办方还专门安排了各种形式的交流。自由交流时,专门向冯老师请教了档案的深度解读。因为自己在研究中,虽然接触到大量原始档案,但在快速鉴别、深度解读上,始终没有“登堂入室”。冯老师介绍了他多年档案解构的经验:
档案是如何产生的?背景如何?面向对象是谁?关键点是什么?有哪些值得深挖的细节?
打碎档案的原结构,然后考察背景、追问细节,就能够读出档案背后的内容。
比如,在1950年代初的档案中,有一些关于镇压叛乱的资料。在利用这些档案时就要特别小心,当时的政治和社会情况复杂,基层政府的任务非常重,在完成任务遇到阻碍时,会有一些非常之举或权宜应对。
这个时候,细节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细节够多、够细,那档案的真实性就比较强,反之则需要查找更多的资料。
期间,冯老师还聊到他做商会史的历程,从90年代就开始到处搜集资料、到处找相关人员作访谈,其用心、用力远超一般研究者,成果自然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
从他身上,再次看到:
做个聪明人,但一定要下笨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