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只能用相对来度量。行走或是停留,可以反映他对于时间的态度。
朝九晚五工作的人们,看似忙碌地行走着;或偷闲或失业或退休的另些人,则步履滞缓,但这并不是我想说的行走或停留。
近半年来,我经常“路过”杭州,一般两天时间,踏湖爬山,尽兴则返。比起上海,杭州是个山水之城,适合每次来此呼吸一番。这类“路过”是个人主动策划的,渐渐就习惯,旅舍不换,但每次都有新的发现和心得。与工作出差不同,不长的周末却有长长的时间自己来安排在一个并非常居的城市做些熟悉而经常的事情,这样挺好的。有人说,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其实都会慢慢固定下来,这会带来两方面后果:一方面,生活方式给自己营造了一种comfort zone,自己选择的就是适合的;但另一方面,固定无变的东西总会带来厌烦。要克服这种厌烦,就要去主动营造一些新鲜的环境。好了,这就和我想说的东西有些接近了。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喜欢行走的人。很多人都说爱旅行,但也许他们真的只是不喜欢只停留在一个地方;又有很多人为了一个舒适的岗位会用半生的时间去守候,但也许他们只是害怕行走带来的不确定性。如果没有概念引领着我们,行走或停留也许都不是想的那么正确。我喜欢行走,是因为下一刻停留会看到不同的风景;而我的每一次停留都是为上次的行走画上一个注脚。
哈!有些酸了,虽然rationalize很有必要。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或行或停只是表面现象,没有涉及概念层,下次我们会引申开去,日码千字文很难做到,但现在有这个条件就要向上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