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个短视频,聊教师群体的职业倦怠现象。
因为同为英语老师,心有戚戚焉。
但作者囿于行业和工作圈子的关系,所谈的内容局限性太大。
以下,一点延伸思考,权当补充说两句。
先说结论:
职业倦怠,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群体,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会碰到这个现象。
如果还没遇到,只能说明你还太年轻。
无论从事哪个行业和岗位,作为新手,初入职场时的状态,都是从谨小慎微的边干边学开始。
至于大学毕业时剩下的那点存货,不是远远不够,就是压根没用。
自然,有学习,就会有提升;有提升,就肯定会有遇到瓶颈的时候。
也就是所谓的职业倦怠期。
这种状态下,说白了,也就两种解决方案:
第一种方案:
安于现状,继续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等待着因为工作年限增加,而自动小幅微涨的工资;有点野心的朋友,会选择直接跳槽到竞争对手公司,继续从事相同岗位。
当然,以上两种情况,工资都会有涨幅。差别只在于涨幅大小而已。
以上,是有志于一直从事一线岗位的朋友,最常见的职业调整策略。
工作单位换了,身边的同事变了,整个人在心态上,也会有焕然一新的感觉。这时候,所谓的职业倦怠期,也自然会顺势延后。
当然,这种方案,治标不治本。
第二种方案:
由纯一线岗位,慢慢转型到管理岗。
这时候,在收入提高的同时,工作内容,也会慢慢脱离自己最熟悉的一线工作。
管理嘛,就是管人的学问。而管人,自古就是一件劳神劳心的事情。
身为领导,要操的心,可从来不比员工少。所谓出多少力挣多少钱,自古以来,这句老话就没变过。
如果排除掉那些有勇气彻底转行的朋友,以上两种思路,是大多数朋友应对职业倦怠现象的常见策略。
既然常见,说明这种操作风险最低,自然在优劣性上,也就谈不上多大的差异。
而那些有勇气彻底转行的朋友,除非选择创业,不然迟早也会再次面对职业倦怠期。
毕竟,所谓情怀,迟早会在日复一日的重复里被磨灭掉。
于多数人而言,工作,就是一个养家糊口的手段。这点,与你挣多少钱没多大关系。
当然,还有一种选择,叫做创业。
从一线员工,到走上管理岗位,再到单飞创业,这条职业发展路径也很常见。
俗话讲,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有想法有梦想,这是好事,说明你还年轻。
只要在决定创业前,想清楚自己几斤几两,进而推算出几成胜算,且有勇气面对创业失败后的残局。
那么,动起来就好。
祝福你。
只是,千万可别仅仅因为工作不顺或者工资低,而选择创业。
这种不叫创业,叫送钱给别人。
我们,从十几年的学生角色,到毕业后的职场人角色,这种身份上的转变,说到底,就是从一座围城,走向另一座围城:
当学生时,讨厌做不完的题;当员工时,讨厌加不完的班。
学生们想独立,想挣钱;职场人想逃离,想退缩。
人生,从来处处是围城。
职业倦怠也好,职场困境也罢,这是任何工作,在做到熟练后所必然会面对的局面。
根子上无解。
想清楚了这点,再有辞职冲动,或者创业妄念时,也就能心平气和的跟自己和解:
别担心,我们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