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理想是自己的一贯作风,如果有人把我的文章归纳为鸡汤文,那么后果是相当的严重:我会很不高兴。
在我看来,鸡汤文的普遍特点是不切实际的告诉你能行,你可以。这也是自己致力于创作一直在避免的误区。向来坚信理论性的东西必须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这便成了自己创作的意义所在。
理想太过遥远,暂且抛却不谈,今天从我们只谈现实。
现实有多残忍相信踏上社会的人都深有体会。在这复杂的关系网中主要看什么?一看背景,二看颜值,三看能力。后台硬自然腰杆直,相对来说机会也越多。而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一张证件照就足以将你的前程摧毁大半。虽不提倡整容,但略微修饰,足以获得不一样的人生。如果两者都没有那么只能靠超人的能力。
我曾以三线城市为例:假设每个月工资5000块,一年攒下6万,20年攒下120万,勉强能在当地的城市买到一套房。用二十年的青春去换一套房,想想不免有些可悲,但一套房多少人用20年甚至40年都换不来。
工资上涨的幅度完全跟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存在银行里钱也因通货膨胀缩了水。曾经村里的万元户都让人艳羡不已,而今有个几百万的身价也算不得富人。
现代人普遍面临工资低的问题。工作成了获取收入的唯一来源。但社会的本质是剥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朝九晚五,周末休息的工作。对很多人来说这只是一种奢望,每天能按时上下班就已经很不错了。
在我初高中的时候,我妈就在工厂里上班,一天工作12个小时,全年无休,并且不享受法定假日三倍津贴。每天累得直不起腰来,也仅仅只能拿到三千多的收入。而这种野蛮的压榨普遍存在,即使真有人站出来反抗,仅能领到一笔微薄的赔偿金却丢了饭碗。
大众法律意识的淡泊是对无休止压榨的纵容。出了问题,捅了篓子,用钱来摆平情况,大有人在。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无权无钱,更多的是认命,这种认命是精神上的麻木,也是对现实的臣服。
昨晚和老同学通了一小时的电话。听他说起现在的工作,在最忙的时候一月只能休一天,每天都已精疲力竭,洗澡睡觉,第二天接着前一天剩下的工作。这样让人身心俱疲的工作方式并没有获取相应的报酬。扶摇直上,从普通的职员到科长需要十来年的光景,而科长的工资不过15万左右。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脊背发凉,甚至开始怀疑人生。只怪现实太残忍。10年的光景用这微薄的收入来衡量显得我们太过卑微。
工作只是我们生活的小部分。如果因为热爱而全身心的致力于工作的人是值得敬佩的。而仅仅只为生计,为了钱,太过执拗的人很容易走进死胡同,陷入死循环,生活便太过无趣。而你最终所期望往往是不能靠工作所能满足的。
如果现有的工作让你觉得得心应手,没了再学下去的必要,如果你每天都忙的不可开交,甚至给自己一个午睡的时间都没有,如果自身价值已然无法实现,发展机会渺茫,那么是时候该考虑换一份工作了。
有人说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那么你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时间。工作永远不是生活的全部,只有多播种才可能获得更多的机会。虽然坚持创作,坚持锻炼,坚持学习,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财富,但却不能否定它所存在的价值。至少创作越来越成熟,身体越来越健康,精神越来f
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越充实,眼界越来越开阔。
如果喜欢,欢迎评论分享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