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至唐朝成了巅峰,后世无以超越,到了宋代,就成了词。
在宋人心中,多少还有着“诗尊词卑”的执念。
这事儿到了苏东坡那里,必须不能认啊。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优秀的文人,必然会为自己的时代呐喊。
于是,苏轼写了很多词,意境阔大,有的却“不协音律”——
唐诗宋词最初都是用来唱诵的,因此有音律要求;
尤其是宋词,“词牌名”相当于定好了曲子,词人只负责填写歌词。
苏东坡不管这些,大笔一挥,一首首词喷薄而出。
除了“不协音律”,苏东坡还开始大量尝试给词作“小序”——
这是从作诗中借鉴来的。
为了改变“诗尊词卑”的格局,苏轼做了很多尝试。
但这位老兄,其实写起诗来也不逊色。
大唐时,李白经过庐山,远远望见瀑布飞悬,
于是写下了《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千古以来,写庐山的诗无出其右。
到了宋代时,苏轼同样经过庐山,
他挥笔写下了一首《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的诗,就像河流,明知无法逾越,就很轻巧地拐个弯,绕过去。
在苏轼的诗中,更多的是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比如,他写给弟弟苏辙的回诗——《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再比如,这一首《观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首句和尾句一模一样,在诗中很少有人会这么写。
但在苏东坡笔下,这两句完全一样的诗,其实意境已经全然不同。
坡公笔力,可见一斑。
除了这些“哲理诗”,苏轼还写过其他很多类型的诗。
比如这一首“回文诗”——《题金山寺》: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这首诗的美妙就在于:顺着读、反着读都成诗,
而且顺着读是写天亮,反着读却是天黑,实在有趣。
因此,这首诗都可以被当作两首诗:
顺着读是“江天破晓”。
月色溶溶,江潮涌来,浪花拍打到岸边像是雪山倾倒一般;
江面平铺,孤舟一叶,江上的桥正对着金山寺的大门。
寺里松径狭窄,寺门门槛对着泉眼,清泉从石头上流过。
暗夜乘舟,东方破晓,江边绿树渐渐清晰,天边云蒸霞蔚,晓日初升。
江面泛着金色的波光水影,水面开阔,江天一色。
周围山峰青翠,几只飞鸿轻轻掠过。
此情此景,令人心驰神摇。
这首诗反过来读,却又成了“月夜泛舟”:
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江面上几只飞鸿掠过,江边许多山峰围绕着,翠意盎然。
水天一色、水接云,放眼望去,江水无穷无尽。
正值晴好天气,阳光和云霞把江面也映得红了,
江边的树被阳光照着,看起来也格外生机勃勃。
清澈的泉水缓缓流过石上,那泉眼正对着金山寺的门槛,
寺内有松树小径,寺的对面就是江上的小桥,
一天时间过去了,日落月升,那月光格外皎洁,
有渔夫趁着月色明朗出来垂钓,他所在之处离江河边可以打渔的入口还远着;
忽然,潮水涌起,如同雪浪,带着倾山之势卷来。
看到这样的诗和才力,才会知道——
后来苏东坡与朋友泛舟在江面,写下《赤壁赋》绝非偶然。
而在这些诗文作品背后,也隐藏了苏东坡那颗细腻、柔和,对这个世界从满好奇的心。
坡公,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