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只是丑,但不讨厌,或者虽然讨厌,但是长得好看,那就很难避免以下几种基本需求,起码会有1-2种:
1)较为频繁的社交,聚会。
2)出入各种消费场所。
3)去外地走亲访友和旅行。
4)有各地的亲朋好友并且经常联系。
…………………………………………
以前的我经常吐槽自己的磨难,遇到了多么歹毒的人,我的今天有多么来之不易...
而现在不是不想说,是觉得实在没啥可说,偶尔聊一句也是调侃态度。
人成熟了就是这样吧,曾经压垮你的吃人猛兽变成了小泰迪;你是不把会咋咋唬唬小狗的威胁放眼里的,叫的再凶你都觉得很可笑,不往心里去。
现在你们就明白了我的心境。
我做个总结:
经历的意义是使你强大,不是供你反刍,别每天琢磨,没必要;但请感谢我们经历的磨难、遇到的恶人,他们是你取经路上的鬼,是助你成佛的。
…………………………………………
今天外出,下车时车门不小心碰了一下路边的车辆,非常轻微,结果那辆车的前车窗探出一张愤怒至极的脸,以及一声暴喝:干嘛!
我做了一个歉意的表情,发现对方还看着我,我知道这个回应还不足以去同频他情绪的浓度,那一刻我甚至清晰识别到,对方期待我的恼火和强硬,他已经在用这种预设储备着自己下一刻的行动姿态。
于是我走过去说:“车没事,别生气”。
后面我还想,如果他真的过不去,那就定个损,做一些经济赔偿。
结果对方脸上那股高涨的情绪,就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一瞬间就萎靡了下去,转而回应我的是一种带着略微歉意,又想掩饰这种歉意的尴尬表情,刻意不去看我的同时说了一句:“没事了没事了”。
这样的互动场景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遇到,尤其是在陌生人之间,尤其是在那种无明火的当下,它可以在另一方的“不跟牌”中轻易瓦解掉,就像不存在过,也可以升级成一种非常危险的对抗。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并不是一种具有现实基础的,难以撤销的情绪。
在今天这种每个人都可能“爆炸”的环境下,对于那种擦身而过的情绪或冲突,学会不跟牌是很重要的。
…………………………………………
中年发福,不是因为代谢慢。
我们的代谢率从20岁到60岁一直很稳定,并不存在25岁或30岁后明显降低的情况。
动太少了才是重要原因。
当你逐渐长大,你会发现人生真的很短,时间过得特别快。
很多事情刚想想还没做呢,一年就快过去了。
人老了,很多事情就有心无力了。
那些你曾经想做没有做过的事情,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所以趁早去做事、去学习、去经历。
…………………………………………
所有的关系和资源,都来自于背景。
如果实力不够,就无法进入高阶层。
所以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
越是高层次的人,越是看你的背景:父母工作、出身、学历、教育经历、工作能力、人品口碑。
否则人家不会信任你,不会把你带进圈子,更不会轻易跟你交朋友。
…………………………………………
营销不是说服,而是筛选。
1、只做主动的、意愿强烈的客户的生意。不说服客户,只拒绝客户。要降低成交率而不是提高成交率。绝对不去成交不应该被成交的客户。
2、只服务付得起费的客户。客单价越高、付费越轻松的的客户,越容易服务;相反,客单价越低、付费前问题越多的客户,就越容易惹麻烦。
3、努力做大客户基数。谁能低成本解决流量问题,谁就几乎可以做好任何生意。要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流量。
4、设置客户门槛。明确标准,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成为你的客户。不符合条件的,千万别来。把不适合的客户过滤掉。
5、承诺要少,交付要多。特别注意:大部分营销,都是反着来的。
6、不做利益裂变,只做口碑裂变。服务好客户,让客户足够满意,愿意主动转介绍客户。而不是用利益去刺激他做转介绍。
7、归根结底,要控制欲望,只赚自己该赚的钱。不赚不该赚的钱。
8、我自己的标准是:不赚穷人钱。不赚麻烦钱。不赚小人钱。不赚害人钱。
…………………………………………
真正的进步不是焦虑的自我怀疑,而是平静的自我接纳,不是被对自己的不满驱赶着,而是被美好的目标吸引着,我们默默耕种,耐心等着它开花结果,相信成长会自然而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