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期第5篇
《我们终将遇上爱与孤独》,这是最近张德芬出版的新书。在新书签售发布会上,德芬老师的表达,让我深受启发。
面对孤独,我们不自觉的由开始的各种躲避、逃跑,到想去外面抓住点什么东西。而当你真正的,踏踏实实的在你的孤独里安住了以后,你会发现在孤独之中蕴藏了爱,你可以看到自己的内在孤独脆弱的小孩,只有你才能安慰到他,不是外面的任何人,任何事。
我们听到并知道了很多道理,为什么由知道到做到距离那么远?知道了想要做到那么难?是因为想要做到的话,你要改变许多东西,尤其是你的个性。个性显现在哪里?是你应对事物的方式。这件事情来,你如何去应对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我们的生活的质量,决定我们命运,决定我们自己整个人的状况。个性就是事情来临的时候我们应对的方式。这个方式的改变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因为这是个程序化的、自动化的过程,就好像有个按钮开关,一触动,就例行发生。——也许这未必好、未必对、未必有利、未必有帮助,可是习惯的力量如此强大,这样做是最容易的。
人生中所有这些起起伏伏的境遇,都是在被一个无形的、看不到的手在推动。没有人能预知你的未来,因为,未来永远在你自己的手上。只有过去和现在发生在你身上的一些事情,是没法控制的,是在命运的掌控之中。而未来,永远有那个不确定性在里边。而这个不确定性,我们能够改变的成分有多少?我们能够控制的又有多少?这取决于你有多大的意愿想要成长;多大的意愿想要看清楚、看明白;多大的意愿想要改变你,当事情发生时你的应对方式。
你可以想一想,在你生命中发生的事情,你当时不是用这种方式去应对的,你当时不是用这种方式去回应的,那就会命运大不同。人生都要改写。
让我们活的发光发热有意义的责任永远不在对方身上。
可是最重要到是,你为自己负了多少责任?所以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如果你想成长,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你自己,你想让自己活的更好,更发光发热,真正的活出你自己,那就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所有的责任都在我们自己身上。就是要强迫我们自己去改变对事情的看法,改变自己对一件事情的反应的模式,或者是停几秒钟,都可能是很大的改变——尤其对那些嘴巴快反应快脑子快的人。
每个人需要修行的功课不一样,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没有办法看个书、听个课、拜个大师就可以改变的。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看待自己的反应模式,看待一件事情的观点,是有问题的,是和对方无关的。
我们不可能改变别人的,但是,我们怎么样改变自己,让这个360度的人,把另外一面转向你。把另外一面留给别人。都是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