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伤害往往来自,最亲近的人。
孩子马上就步入十七岁了,可我对婆婆的苛责,却如历历在目,不能释怀。
那时候,无知的我,以为爱情就是生命的全部,急于逃离让我压抑了十几年的父母的家庭。
老公家和煦的家庭氛围,让初涉世事的我感到十分的温暖,和安心。公公婆婆对我也是极尽的爱护和宽容。让从小缺爱的的我,深信这就是我渴望已久的家。
结婚后,我所工作的这家企业,因为整合重组,我也就成了失业大军的一员。又因为不久即怀孕,我也就安心在家养胎,仅靠老公一人微薄的收入养家。幸好就两个大人,开支也不多,稍微节俭些也过得去。过得真是有情饮水饱的日子。
我这个人,从小和外婆一起长大,八九岁回到父母身边上学。性格比较独立,我不喜欢依附于别人。我也并没有打算长久的困在这个小地方,我也并没有认识到我吃的这碗闲饭有什么问题。
公公还比较厚道,婆婆时不时的说两句闲话,说我们家还有二儿子还要娶媳妇,不能吃好的,没有多余的来钱处,只能从嘴里省,年幼无知的我,根本就没多想,也许是这句话听了不舒服,所以至今都记着。现在想来,一是,不乐意家里多了一张嘴,二是,敲打我,让我乖乖的,不能说些二二三三。
人们长说,怀孕的女人,能把铁蛋消化了。我怀的是双胞胎,六七个月的时候,经常饿的睡不着觉。我还不敢说,怕人家笑话胃口大,能吃。
就这,还每天说谁谁家媳妇不好,又和婆婆闹意见了,总之,她的意思就是现在的媳妇都不好,言外之意也包括我。说的多了,我也忍不住,俗话说“一只手拍不响”估计谁也有错了。
那时候,单纯善良的我,哪里知道婆婆与媳妇之间的套路。回来与老公说,他也只是沉默。现在好多专题讲婆媳关系,说只要老公维护你,说也不敢把你怎么着。那时的老公也和我一样涉世未深,甚至我能看的出在他在他父母面前的唯唯诺诺,放到现在也不一定为我出头。
他们家里与我家格格不入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方式,令我无法与他们交流,我也不想与他们交流。一个人孤独的度过了九个月的白天。现在回想起来,我真佩服我的勇气与坚强,其实所有的女人都是这样,为了爱情背井离乡,孤注一掷,最后头破血流。
上个月,参加表姐儿子的婚礼,媳妇已经怀孕,两人在外打工,居无定所,婚礼过后,媳妇要留在家里养胎。虽然表姐是一个好人,并不代表是一个好婆婆。可以预见她这段时间无奈的生活。
虽然现在,关于婆媳的话题多如牛毛,但都是一些过来人的经验教训,又能放慢几个对爱情如飞蛾扑火般的姑娘的脚步。
现在的我还要感谢我的婆婆,是她这块磨刀石,把我这把未开锋的宝剑磨出了锋芒,让我认识到了人情的冷暖。
那时候倔强的我,并没有被婆婆打倒,胸腔里时时刻刻憋着一口气,准备随时迎战。婆婆也并没有如她所愿,把我管教成一个顺从的好媳妇。我至今都怀疑,到底有没有哪一个媳妇能真正成为好媳妇,好的标准在哪里?都是婆婆单方面的标准罢了。
从好多例子可以看出,儿子刚结婚,不适应的是父母,从主观上儿子从一个私有财产,转变成与他们同样平等的个体。那个只属于他们的儿子,转身投向了媳妇的怀抱。最意难平的是他们,所以对媳妇有了各种的责难。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婆婆,在给儿子娶了第二个媳妇的时候,从窗户外看见新婚的儿媳亲了儿子一口,便气愤难平,趁媳妇出去,和儿子说,她亲你都是假的,妈亲你才是真的。这句话除了称呼能看出是母子,剩下的全部是酸溜溜的醋味。不久这个媳妇也过不下去了。儿子娶第三个媳妇的时候,去外面租房住了。
幸好的是,我生孩子不久,有了一份工作,难得的是公公婆婆非常支持,自告奋勇为我看孩子,我也明白,他们并不是为我,只是为了让他们的儿子,生活的不必太辛苦。不管怎么说,都帮了我一个大忙,我也非常感激。
我工作后,婆婆公公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对我无原则的奉承和讨好。我是一个是非观很明确的人,我对此非常反感。我真佩服他们的转变,真的是无缝对接,让不明就里的人以为原本就是这样。
结婚前,老公多次保证,不让我受任何伤害。可到了现实中,根本无法兑现。其实外来的伤害根本不可能。最初的伤害往往来自最亲近的人。而且所受的伤害无人能够救赎,除了自己。
所以说,你不自立,谁替你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