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需要有一颗助人的心。想的不仅仅是自己的需要,心里还要装着别人。“我要用我的智慧我的心灵去影响更多的人”,这样的信念让人超越小我,实现一个更大的我。但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不当拯救者。
朋友向你倾诉,然后你自然地升起:“我现在该怎么帮她?”,这里首先要清晰,朋友有没有说:“你要帮帮我”?或许朋友向你倾诉的时候,你的聆听和陪伴已经是对她的帮助了!有时候她真的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而已,所以这时不要去投射,认为她需要你的帮助,你要把她从这个苦海里救出来,让她活得自在喜悦。这到底是她想要的还是你想给的?
关于这个部分,应老师是有过非常深刻的体验的。因为有一段阶段,尤其是自己学了一些东西,脑袋里装的比较多的时候,看谁都觉得对方需要学习、需要改变。然而,那时没有意识到的是,我自己有没有活学问呢?自己没有活出来意味着你的内在是没有的,那只是头脑里储存了一堆干巴巴的概念、标准而已。这个东西你是传递不出去的,因为它不是属于你生命里的东西,它跟你放在书架上的一本书是一样的。
所以一个人要更好的去分享学问,还是要回到原点,你要成为学问本身,你时刻都散发着学问的气息,你走到哪里学问就流动到哪里。这时,别人就会主动跟你连接。哎,我非常喜欢你的状态;哎,你刚才说的那个话实在太好了;哎,你能不能教教我?哎,你觉得我应该怎样做一些调整,能不能给我一些建议?OK,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开展工作了,因为他们看到了你的内在有这些东西。
如果你学习了,你上了很多课,跟了很多大师。但你的家人、你的朋友却说你没有改变。别生气,那些这么说你的人是对的,当他们这么说你的时候,你的学问没有显化在你们的关系里。
作为一名在成长道路上跋涉的人,记得不要着急去帮别人,我们首先帮自己,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