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在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努力着。花更少的时间去关注手机圈、游戏甚至不经意间就疏远了很多的朋友。几乎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这份新工作和这个新的职位上,作为一个产品新人,为了做好这些事情,需要耗费不少精力。
和上一份工作不同的是,我能够有比较正常的作息时间,工作和生活分隔比较开。因此我才有了较多的独处时间,可以去「经营」这个还算「高产」的公众号。
不过,现在毕竟和上一份工作不一样,以前有同事们的指引,遇到问题可以有人一起讨论,身体不舒服会有人关心。现在的我独立负责一款产品,独自一人待在深圳,公众号的更新频率降到了这个号创建以来的最低谷,这段时间不是因为没有这一两个小时去写文章,而是几乎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做好手头这个项目上了。其次,我从小就是一个意志力很薄弱的家伙,经常会被其它有趣的事物吸引了注意力,等我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好久,再想去专心码字的时候却发现无论如何也打不起精神了。
最近,我的工作状态很危险,似乎是进入了一个怪圈 ,也可能是进入了瓶颈期。总感觉自己的努力都好像打在了豆腐上,有心无力,也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选找到突破口。虽然产品的数据是越来越好,但总是无法得到老板的重视,我也觉得可能是我自己哪里出了问题。自己在反思,但还是会很烦躁。似乎大半年前接过项目大旗的兴奋之情也在这种状态中慢慢被消耗殆尽。
二
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翻看了一下我的微信收藏夹,其中有一个关于马自达昂可塞拉(车)的一个改装案例,改装价格基本上与车价相差无几。很可笑的是,我一个连车都没有人,竟然还会去看这些有钱人的游戏。
一个人在外生活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所以我也不可能太过富足。我身边的同事有那种家里拆迁,补偿好几亿的存在,他们上班就真的是寻求精神需求,但这显然与我毫无关系。
深圳是一座会无限放大你的物质欲望的城市,过去一年多里,我尝试了我在刚工作时只能想想的消费。很容易发现的一个感觉是,当你攀升到一个高度的时候,你的那个上限就会再次攀升,「消费」如是,工作依然。就和人生一样,这时候去看看房价,似乎还挺绝望,所以,还要继续努力么?
突然想起 Anne 在 2016 年对我说过的话,希望你能够过得好一些,有喜欢的姑娘,能够有出去玩和吃的动力,这样一想,似乎也没有那么绝望了。毕竟物质不是追求的目标,而是生活的必需品。
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就被划分在了某个阶级,但不是定下来了,尽管它可能是有一定的范围。因为种种因素,只有少数人能够站在浪潮之巅,成为那个弄潮儿。但是我们这些普通人的努力、选择和态度等众多的因素汇聚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或多或少会让你在某个区间里浮动,只是有上升下降以及振幅大小罢了。
在你自己的每一个人生阶段,都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这个阶段的各方面能力水平,知道当前你应该做些什么。具体来说,买名牌要量力而为,买软件要根据需求来确定。
说到这里,我不知道我的读者当中有多少是因为看了我的公众号才开始尝试为正版软件和服务付费的,无论如何,我都要感谢你们的信任。
三
这周,有两位名人去世,一位是伴随 90 后成长的著名主持人李咏,另一位是伴随了一代人成长的武侠小说巨匠金庸(似乎是在几小时以前的消息)。
有人说,90 后开始失去了,先是看着认识的人离开,接着是身边的人,最后是自己。
所以,这第三部分,我想说,请大家珍惜眼前人。就像周董《外婆》歌词里面的那句话一样:她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块,比你给的还简单。
写这一段的意思是想说,每个人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心思在我这里一样存在,别看我能怼天怼地怼老板,私底下我也有抱着枕头痛苦的时候。而我本身又恰恰是一个极其敏感和爱思考的人,我被自己的情绪困住的时间不少,未来也许还有更多。
学会爱一个人,才能真正长大。
现在才慢慢能够理解这句话了。因为,人的思维和心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而你爱的人,会在不经意间教会你很多。
以上,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