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又捐
图片发自简书App
知道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几天一直在迷惘今年看过的书比以往多了几十倍,却依然未看到明显的成长升级。今天翻看跃迁这本书,接触了"功利学习法",顿时有所顿悟,学的多并不代表学的好。而我们学习的东西,更多的实质不在于知,在于行。那么如何实现高效学习呢?
一,识别知识的源头
在我们信息量大爆炸的时代,朋友圈,qq空间,微博,公众号,各种名人,朋友推荐的书籍,各种二三四手信息不计其数。面对知识焦虑,这些信息普遍经过加工,知识浓度和质量极低,掺杂太多杂质,恐怕只能兑成杂汤了。那么哪些是一二三四手信息呢?
1. 一手信息:知识的源头
一手研究的论文,行业的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行业大牛的最新沟通和思考,通过谈话获得。
2.二手信息:忠实转述一手信息
名校的教科书,mooc里推荐的一手材料,维基百科。
三四手信息不作详细追求,由于主要讲知识源头。
二,功利学习法
在今天知识爆炸,终身学习的时代,"为什么","学什么","如何学"显得特别重要。所谓功利读书,即极强的目的性。认知心理学认为,成人学习有三个前提要求的时候效率最高,即有目标导向、有即时反馈、最近发展区。简单的说,能解决当下问题的、学了有地方用的、难度适中的知识最有效。比如,学英语,在国内学了几年还是学不会,丢到国外3个月就学会了,因为是刚需。所以学习的东西应该极其功利,从遇到的问题出发,从我能实践的领域去找合适的学习材料。
三,萃取知识晶体
如果你知道学什么,我知道如何学,那么最后需要知道的,就是如何在需要的时候调取知识。所谓知识晶体,即为知识与知识之间形成的稳定架构,主要包含以下4种知识架构:关联性,树状型,序列性,数据性。
找到知识源头,极其功利的学习,萃取知识晶体,这就是提高认知效率的核心方式。
希望我的分享能给您带来点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