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摆摊
人生中的第一次,出乎意料的事情很多。就如我的第一次摆摊。
说第一次摆摊是突发奇想,不准确。因为从儿子横下心要做这件事儿的时候,可能已经给我的摆摊经历埋下伏笔了。说是情理之中,也不准确。因为即使百分之一百二地支持儿子的举动,我也没有铁了心要摆摆地摊的“奇思妙想”。但是,第一次摆摊,就是言之凿凿地发生了。
昨天下午到家,看见儿子还在家里。他已经连续三个晚上没有兴致勃勃地出去了,他要在家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记得前一段时间,他突发奇想,说想摆地摊。我立刻举手赞成。我知道,他能够下决心尝试一下,对于从小到大都不爱说话的孩子来说,是一次历练。我告诉他,我支持他,不论输赢。于是,孩子便不辞劳苦地在网上看商品、进货,购置摊布,买小凳子。去长虹桥看看哪儿适合摆摊,去酒厂假山,看看夜市行情。他像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商人”,连物品价格的小纸牌儿,都做得新颖别致精巧。“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天不黑,儿子就匆匆忙忙去“抢”位置了。
从此,儿子的生活中多了一种消磨时间的最佳方式——天不黑,就去摆地摊了。
这几天,儿子因为赶任务,晚上没有出去。做晚饭的时候,我想问一下他今天晚上还去不去。谁知道,他的学习任务仍然没有完美收工。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决定厚着脸皮去夜市摊上看看。
因为去的晚,又不了解除了那些摆满地摊的红色遮阳棚之外还有哪些地方可以随意摆,城管的车就在假山的小“瀑布”前边,我们不敢贸然行动,只好去了这条街道的最西头。
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我们就把那块好看的几何图形的棉布单子铺在了上假山的路口边上。这里除了我们的一个摊位,再也没有其他人了。但愿那些攀登假山的行人能够走走停停看看吧!我一边把各种小东西按照我的思路摆放,一边在心里祈愿着。本来没有多少东西可以卖的,在家里时我已经向儿子咨询了价钱。现在摆地摊了才知道,还有好几种东西我根本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用。于是拍照、打电话,问名字,问价钱,问它们的作用。等到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我们已经一切就绪,就等“买家”来了。
与热闹的地方相比,从我的身边经过的人不多,多数人都是去西边的游乐场的。成群结队的蚊子耐不住寂寞,从草丛里钻了出来。它们围着我“嗡嗡嗡”地闹着,时不时地趴在我的裸露的小腿肚上拼命地吸一口。我生气地“啪”一巴掌,结束了它的小命。挠挠火辣辣地小包包,我感觉有点儿尴尬。除了有几个很小的小朋友忍不住好奇,停下脚步看看之外,没有人光顾我的小摊位。
路灯很亮,却照不到我的摊位上。遥望远处熙熙攘攘的人来人往,我忍不住产生换换位置的冲动。
说干就干。我关掉小闪灯,把单子的四个角一兜,另一只手拿起小凳子、提篮子,大步流星地朝着路灯明亮的地方走去。人多的地方,我知道见缝插针也不容易,就去人流不拥挤的地方吧。我往西边看着,那个多人自行车、玩具车、遥控车的老板身边,有几个人在下棋。有一小块空地紧挨着他们几个人。我微笑着和挎着钱包的老人搭话,问他能不能挨着他们摆地摊。老人很和蔼,告诉我可以,但是要离他的车子们远一点,省得哪个孩子不小心,压坏了我的东西。我很感激,把东西摆好,坐在路侧的道牙子上。
虽然,从我面前经过的人依然不多,但是还是有人驻足,蹲下来,看看这个,摸摸那个的。
我告诉儿子只卖了四件小东西,儿子哈哈大笑,他非常认真地鼓励我,你摆在那样的位置,能卖四件东西已经很不错了。是啊!我也很知足,不用介意我卖了多少东西多少钱,我能够鼓起勇气,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坐下来,已经很不错了。
第一次摆摊,感觉蛮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