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父母对孩子学习是特别重视的,但是你会发现特别的急,父母常常会用很高的要求,用他自己的要求去要求孩子。
孩子受神经发展水平的限制,好多事做不到。
你让他好好学习30分钟,对孩子来讲好难,他做不到。
这时候你会发现,中国的父母指责、打、骂、吼都上来了。
如果孩子每次学习都会面对被父母指责,被父母打、骂、吼,意味着啥?
孩子觉得学习是坏事儿,他就会想跑。
实际上写作业、学习这个事儿不只是学习本身,关注到孩子未来一生的生涯发展和个人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孩子学习不是一个天然就会的过程,孩子是从被有趣的事吸引,慢慢的去发展成主动的、有目的的学习,主动的、有目的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儿。
这个过程中他需要个过程,他是需要支持的,需要用对方法的,孩子才能够学会学习。
实际上我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去了解孩子现在的心理水平是什么?孩子的心理需求是什么?父母做到哪些事能够跟孩子的水平相对应,去满足他的心理需求?
打一个比喻,孩子的学习就像一把锁一样,父母如果要是用石头去砸,你只能把这个锁砸烂,让这个锁没有办法好。
心理学是什么?
心理学就是一把钥匙,你只要找对了钥匙,找对了方法,找到了跟孩子相配的那把钥匙,咔嚓一拧,锁就开了,孩子自己就推开学习的门,孩子自己就去学了。
很多人认为写作业是孩子的事儿,但实际上不是,这更是家长的作业。
为什么说是家长的作业?
因为如果家长不帮他,或者你帮的不好,孩子在写作业上受挫折,那么孩子未来在学业上,在发展上就会受挫折。
但如果你帮得好,孩子学会高效写作业,孩子形成好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他在未来的发展就会很好,很扎实。
所以家长要把它当成自己的作业,把它当成帮助孩子开启他人生大门的大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