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正确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践行这一理念?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我们要充分认清形势,增强做好生态环境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特别是环境保护部门,必须深刻认识到生态环保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大气污染治理已经深入到攻坚阶段,水污染防治已经进入逐步实施阶段,土壤防治刻不容缓。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并充分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准备,要有敢于作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二是压实主体责任。环境保护是社会公共服务事业,政府是环境质量第一责任人。各级政府部门要不断强化职能,以“绿水青山”为发展核心,整合各职能部门力量,完善环境执法责任制和环保工作问责制,实行最严格的环保绩效考核,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而更好的实现环保目标。
三是开展宣传教育。依托“6.5”环境日、世界地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纪念活动,应用各种媒介和手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检举和揭发各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使人人了解环保,支持环保。广泛普及和宣传环境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切实增强群众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
总之,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作为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在工作中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把培育生态文化旅游作为重要支撑,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