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6 周一 霾
01.
晚上,我和小孩面对面坐着。小孩说:
“妈妈,咱们这里一个小孩自己出去玩,被陌生人抱走了。”
“那你遇到陌生人会怎么办?”我问他。
“我会赶快离他远一点。”
“陌生人如果追上你怎么办?”
“嗯……让舅舅变成光头强,光头强手里有枪,舅舅也有枪。陌生人会害怕的。”
原来,在小孩心里,舅舅是可以变来变去的,而且,变化随心所欲。
02.
舅舅和小孩视频。
小孩看到舅舅戴着一个大棉帽。就问道:“舅舅,你戴的是砍树的帽子吗?”原来,光头强戴的就是这一款帽子。他每天戴着它出去砍树。
小孩的迁移能力啊,没的说。
03.
带着小孩去买馒头。从馒头店里出来,小孩说:“妈妈,咱们去买猪耳朵吧。”问他是不是要吃猪耳朵。得到确切的回答之后,我们朝着卤肉店走去。
一路上,小孩絮絮叨叨和我说,他还喜欢吃鱼肉,喜欢吃从猪身上长出来的鸡腿。呃……好吧,猪身上长出来的鸡腿。那多少条才是标配啊,我的儿?
04.
从超市回来,一进门,小孩就嚷嚷着要喝娃哈哈。
见我在拆包装,小孩站在我旁边,一个劲儿地说:“真是太激动人了,太激动人了。”才几岁的小娃娃,怎么就知道“激动”?
05.
和小孩在床上玩。他不停地在我怀里滚来滚去,像一只被玩过来又玩过去的皮球。他的头碰着了我的嘴巴。
“真疼!”我嚷道。
见我抽搐着脸,小孩赶快直起身来,凑近我,轻轻地说:“妈妈,我这一次温柔一点儿!”
看来,他的反义词意识,已经有了模模糊糊的存在和觉醒。
06.
陪小孩玩积木。
他在不停地摆弄着那些花花绿绿的积木,我只负责坐在他跟前,临时待命。
小孩边摆积木边说:“我真是太过分了,太过分了……”咦?怎么还是“太过分了”,他做了什么?
07.
“我跑快一点,你走慢一点。”
“给你一个小的,我要大的。”
“这是小孩子的东西,大人不能要。”
“你是女生,我是男生。”
“我是好孩子,你是坏人。”
……
小孩现在能说一些由反义词词组构成的短句,而且,每一句都很有意思。
08.
“明天,我去你家吃午餐,你早点准备啊!”
“我要去上班了。”
“这是咋回事呢?”
“你们别说话了,吵得我什么都听不见!”
“……你过来,我有重要的事情跟你说……”
“我想你……”
“记得回来给我买棒棒糖啊!”
“我不要喝牛奶,我要喝奶粉!”
“谢谢你!”
“真香啊……”
小孩妙语连珠,枚不胜举。有时听来觉得好玩,有时听来觉得好笑,有时听来又是惊奇。真的不能猜的透,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话说屁股还没完全盖住呢,他怎么就能知道那么多?
09.
“真好看!”
“真好玩!”
“真好笑!”
……
小孩的每一个感叹句里,都有无数个问题在等待。有时,他会是那种刨根问底式的,一连串的“弄这个要干嘛?”问得人哑口无言,思绪混乱。
十万个为什么,恐怕也不能够一一解答。
10.
每一个孩子,他的语言环境都必须是健康的,纯净的,几乎没有污染的。在健康的语言环境里,孩子的语言,如那春天的草,不见其长,但日有所增。如果是不健康的语言环境,则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