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共读文章:《真正的高手,都有‘闭环能力’》,收到大家的反馈,我会给每个人做一一点评。
但在此之前,关于常见问题,我也一并说明:
01、拿到一篇文章,有些蒙,不知道怎么做?
这里面会有2个潜在问题构成:
1、初学者,没有尝试过或者尝试很少,导致我们刚开始拿到文章,有可能心里没底。来自于我们未做过,不知道自己做的如何,好不好。而且高要求的人,还会先在心里预设一个完美的标准答案(其实实际上并没有),再来对比自己此刻的成果,会有很多不满意,导致无从下笔。
2、技术上,关键词不知道如何提炼。有很多同学会想:拿到一篇文章,要如何缩减关键词最大可能的还原文章内容,不遗漏。因为是要展示的,至少要保证别人能看懂。所以在关键词的选择和提炼上,会很纠结有难度。
回应这两个问题:
1、思考的方向:我们到底为什么做这张思维导图?是为了还原文章还是记录自己的收获?一旦目的不同,呈现的结果也会不同。如果是想还原文章,我们会纠结在如何选择关键词再到整理结构。如果是想记录自己的收获,就会轻松很多。
2、关键词的提炼:其实和↑个问题有关。如果目的是还原,我们会在心态上恐惧:精简的词能够让其他人都看懂吗?能理解我所表达的意思吗?这时候,我们就想多一些的呈现文字,让大家透过导图看得懂,但往往会画蛇添足。另一部分,关键词的选择和我们的做法有关:
一般制作读书或文章的笔记,步骤是:
(1)先通篇看完。而不是边看边动笔,因为头脑里没有全貌,我们只会记录零散的信息。
(2)看完后,大体思考文章讲了哪几方面,也就是导图中的主干词。(说明:这里的关键词可以选择原文中也可以自行提炼归纳)
(3)文章细看,根据主干内容,细看这一段,开始做支干补充。最开始可以用主干式导图来帮助整理。
(4)其实最重点的是,记录自己的感悟和下一步行动。这才可以把了解变成行动。而很多人在这块忽略了。所以即使保留了原文内容笔记,但不能指导我们的生活,脱离现实。
02、指导
这篇文章,大体结构可以是:
做到关联自己的,优秀的是王道海的这篇笔记:
好的地方:关联自身,整体笔记不受文章结构和知识点干扰。保留与自身相关的内容。
提升点:缺少具体化的行动项。在导图中出现⭐️重点的部分:专业学习,但位阶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多增加一些具体化的行动,比如每日看专业书,做笔记。就会更能促使我们马上行动。
张卫娟的分享,文字中有提到很有感悟和下一步行动,但导图中没有,很可惜。
好的地方:主干内容做了新的归纳,关键词精炼。
提升点:要有和自身关联的部分,而不是文章内容的还原。主干增加:自己的思考或感悟、下一步行动等,就会更是能帮助自己的学习笔记。
姜红的这张,有自己的感悟思考,
好的地方:无论是在导图上,还是下方的文字感悟上,都有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自身做了关联,这样的学习才会更有意义,在理解文章上,也会更深入。
提升:【兴趣】之后,如果想要表达闭环状态,在思维导图上,可以加上→,会更容易体现逻辑关系。另外,关键词的提炼还可以再大胆些,只保留你认为最重要最有启发的即可。
李大鹏的导图,很认真,做了4稿,确实从结构和关键词上,都精炼很多。
好的地方:精炼度上很好,文章的结构和关键词的取舍,都很不错。
提升点:整体文章缺少了图标,所以看不到这里面哪里是自己关注的重点。另外,关联自身的内容,会更有学习的意义。
集体共学,也会带来更多提升哦!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