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自知力》这本书说:认识你自己很难。但一旦你认识了自己是谁,你就找到了前进的入口,后面会顺利通过。
有一段时间,我读书出现了迷茫,找不到方向,觉得一点长进都没有,很焦虑。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吸血鬼读书训练营》的课。没想到让我收获满满,自己完全像变了一个人。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找到了读书的方向。
回忆我整个学习过程,从第一课到最后一课,我的阅读动机一直在摇摆,在开始没上课之前我的读书动机是帮助别人。等课上到一半,我觉得我的动机好像有问题,应该是读书变现才更实际。而且开了一个简书账号。我刷了一下小红书,看到里面的一些人为了赚钱用各种手段获得点赞,推销自己。这哪是真正的读书呀。我对变现有点灰心了。后来在第六课后,我又说我的读书目标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看到了小墨老师对我的评语说:无论你多么迫切,阅读一定基于真实的阅读动机,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连小墨老师都质疑我的阅读动机。这个动机确实有点虚,有点假高尚。我一上午都在思考这个问题。让我写下:做好简书,做到读书变现,作为我的阅读动机?好像有点务实了。但我心里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反对:那不是我的阅读目标。在最后结营文章里我说我找到了目标,我想写“读书变现”。又想写“去帮助别人”。但是我觉得哪个都不太合适。
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是我的目标有问题吗?想了整整一上午。脑仁疼。
女儿来了电话。我和她在执行一个计划。我女儿是月光族。不爱读书。我想帮助她,小墨老师在课堂上的2分钟读书法启发了我。于是我就给她开了个支付宝小荷包。起个名字叫正能量基金池。她每做一个正能量的事就存一点钱在里面。比如,读书一次5分钟5元钱、自己做饭一次五元钱、健身一次十元钱。把钱存起来为她将来的宝宝作为教育基金。也让她的宝宝见证妈妈的成长。她同意了。我做了一张图表,记清楚她做的事和获得的钱,用彩色标注,每天的动作一目了然。看了表后,她甚至都有点佩服自己能坚持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找到帮助她的办法了。可以说我有能力帮到她了。小墨老师提到的《微习惯》2分钟读书法,给了我启发,还有那两个竞争登南极队的例子也给我很大的震撼。规划与不规划不是成功与否的问题,而是生与死的区别。读书不规划不至于生与死,但关系到量到质的飞跃。
我姑娘小时候,我没有培养她阅读的习惯,现在不爱读书,我就想帮助她走上读书的道路。同时也想帮助和她一样没有读书习惯的孩子,培养出读书的兴趣。实际上,工作之余我一直在做这件事。但是效果不是很好。
今天,姑娘取得的小小成效,这件事让我忽然明白了:不是我的目标出了问题。而是我现在还没有能力帮助到别人;没有能力让他们相信我,觉得我说的有道理;没有能力让他们跟我学。
那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读书多不代表有能力,提升能力在实践中。我的目标没有错,小红书也没有错,读书变现更没有错。我想,连小红书都做不好。还怎么去帮助到别人呢?我终于想明白了。简书就是提升我能力的一个手段、一个工具。
接下来我的任务:寻找各种途径提升自己的能力。继续帮助我女儿养成读书习惯。将来也能有能力帮助到和我女儿一样不爱读书的孩子。
小墨老师的课,是一把打开了我读书思维的钥匙。不但教会了我怎样读书,更重要的是让我找到了读书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