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是不由自主地喜欢跟在孩子屁股后面,管这管那,这个不行,那个不能……如果统计一下,我们和孩子一天的互动除去这些估计所剩无几。
01学校中的桃花源
1921年,在世界上建立了一所学校,在这个学校里,孩子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上课就上课,想玩耍就玩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教师不管孩子,任由孩子自由发展。学校不是鸟笼而是天堂,孩子来了都不想回家。
有的孩子上学几年一直再玩,一天课也没上,中学毕业之后成为了很受欢迎的高级技师,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高级蓝领。有的孩子喜欢学习,考入了牛津剑桥等世界名校。
不管是什么样的结果,重要的是这里毕业的孩子都能体验到快乐的人生!
它就是尼尔创办的夏山学校,而且这个学校现在还招生。它的理念“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当学校去适应学生时,还需要管吗?
02夏山的自由
在夏山,孩子们是自由的。这个自由不是为所欲为,不是想干啥就干啥。这个自由是在安全的前提下,不损害别人,自己想干啥就干啥。它不是绝对的个人自由而是有所制约的社会自由。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学生不喜欢上数学课,可以!但是如果教室里的学生都在听课,这个学生大喊大叫,绝对不可以!
尼尔受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影响,认为不自由压抑了孩子的天性,这些堆积在潜意识了最终导致了叛逆和问题儿童。夏山的孩子们因为可以自由释放天性而没有出现各种叛逆,所以不用管。
03乖宝宝变成熊孩子
今天,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我们都得面对一个个叛逆的孩子。当我们抱怨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的时候,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没有给孩子自由释放的机会,我们压抑了他的需求。
心理学表明,孩子3岁左右,自我意识逐渐成长,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开始越来越强地想掌控这个世界。于是,他们什么事都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可是,我们管着他。
这些压抑在潜意识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开始爆发,于是,昔日听话的乖宝宝变成了熊孩子。
04怎么管
说了这么多,父母真的不用管孩子吗?当然不是。只是,我们应该知道该管啥不该管啥。
1.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自由发展
有一次,我在烤饼干,Frank特别想帮我,可是我害怕烫着他就不假思索地说了一句:“不行!”他喜悦地眼神立马变得沮丧。那一刹那,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对。于是,我告诉他可以碰什么不可以碰什么,详细讲了操作规范,他高兴地雀跃起来,然后我们一起愉快地做好了饼干。
2.尊崇孩子的天性
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管教孩子本身没错,但是,从我们现在对未来的认知而去管教孩子,还必须按照我们的思路就没有多大意义了。首先,时代发展这么快,我们的认知不一定对。其次,如果孩子接受也罢,不接受强求就完全没有必要。
尼尔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性,如果成人不管,他们不仅不会变成野孩子,而且还会在他喜欢和擅长的领域表现出色。这也是夏山百年历史证实的。
教育关键是要让孩子未来能够体验到快乐的人生。他认为培养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学者还不如培养一个快乐的泥水匠。
3.父母是发现者和引导者
父母的作用是发现孩子的天赋并引导。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学习,学习的动力来自于自己而不是父母,因此,发现孩子,引导他发现自己,发现自己的天赋,这是父母应该做的。
结语:在研读有关尼尔的著作中,我一直被一种久违的教育热情所激励,尽管尼尔的时代和思想距离我有些遥远,但是,他对于每一个生命的尊重,给予他们爱和自由的精神一直鼓励着我,让我想要去探寻其中的秘密。今天,把这些分享给大家,在这个功利的社会,教育也难免沾染上功利的色彩,希望对大家清晰认识有所帮助!
-end-
我是Frank妈妈,我会及时发布自己关于教育关于生活的思考,谢谢您的关注!
如果不麻烦,如果喜欢,麻烦点下方红心,我需要您的支持,谢谢!
原创不易,转载联系!
我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