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课前一分钟的话题是“我喜欢冬日暖阳”。
孩子们叽叽喳喳说完后,我让自我感觉满意的举手,目的一是一样孩子们多些自信,二是想让孩子们欣赏好的语言,可没有人举手!我让平时语言功底好的张乙展示,她从沐浴暖阳的感觉上说了四个句子,语言比较干巴,内容也不具体。然后,我又请了同样擅长写作的佳怡展示,她的语言倒是有点诗意,但也有点东拼西凑生拉硬拽的感觉,且内容也很少。我没有再继续下去,按说,这个话题应该不难说,因为每逢有阳光的课间,孩子们大都争先恐后以最快速度走出教室,挤在走廊上晒太阳。有一次语文课有几个学生建议在教室外上,可见他们对阳光的爱,可是,把这份爱意化为语言表达出来,他们却没有了自信,也没有了丰富的语言。
我的困惑是:给一个话题,是提示他们从哪些方面说呢还是让他们自由表达?如果是不给提示担心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能提高,如果提示有忧虑会不会限制他们,再说我的水平也有限,会不会影响他们发挥。不过,从今天的说话来看,还是做些提示比较好。
我的反思是:我希望听到孩子们诗意的语言,丰富的词汇,流畅的表达,可是,即兴给的一个话题,又没有一个静的环境,我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只要他们能说,说的通顺,能够逐步提高语言的生动性,就已经不错了。
愿孩子们能在这样的训练中爱上语言,爱上文字,品赏自己的语言,让生活多一个明媚的时刻,让生命多一份诗意的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