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 四诊”,治疗法有 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 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 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 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 《图经》。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 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 许浚撰写了《东医宝鉴》。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
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韩国的 韩医学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来,经方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中国共产党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发展。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在国际上,针灸在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 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认为,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齿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然而,对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头痛,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或者争议性。。WHO认为很多针灸和一些草药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学双盲研究的较强支持,但是对于其它的传统疗法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视未经研究的传统疗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险性等问题。WHO在2002年5月26日发表“2002-2005年传统医药研究全球策略”,邀请全球180余国将 替代医学纳入该国的医疗政策。
传统医药是国务院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医药类的统称,以中医药为主,它包含中医药文化、民族医药、针灸、正骨疗法、特色疗法、中药制剂、中药炮制、对生命和疾病的认知等类别。中医药是反映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中医药既是中国传统治病救人的医药学思想和技术,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其思想观念和实践方法都蕴含着深刻的中国哲学智慧。正如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先生所言:“中医就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整体关联、动态平衡、顺应自然、中和为用、阴阳消长、五行生克等理念为内核,从整体生命观出发构建起一整套有关摄生、持生、达生、养生、强生、尊生、贵生等等治未病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用针灸、按摩、推拿、经方等治已病的理论和方法。”
随着201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实施、2021年1月22日《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发布和全面参与国内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争,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日益扩大,为全人类健康作出了独特贡献。截至2020年12月17日,中国共有42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其中,中国传统医药类有2项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即2010年11月16日被列入的“中医针灸”和2018年11月28日被列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在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传统医药类有45项,加上此前4批137项(2006年有13项、2008年有40项、2011年有36项、2014年有48项),传统医药类共有182项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相应的5批传统医药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达132人。
如毛主席所言:“对中医问题,不只是给几个人看好病的问题,而是文化遗产的问题,要把中医提高到对全世界有贡献的问题。”我们要传承中医药文化,实现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使这一宝贵资源在健康中国建设乃至世界卫生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