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在上海前往舟山的大巴车上,我遇到了两个孩子,在四个多小时的行程中,我看到了父母给予子女不同关注度后孩子不同的表现。
第1个宝宝是个女孩子,两周岁不到的样子,车还没开,她就开始不停地要求父母:要下车,在爸爸身边要找妈妈,在妈妈身边要找爸爸,诸如此类。父母都很及时地先回应一句:好的宝宝,然后才作出对应的动作,然后再问宝宝:宝宝,这样好吗?宝宝会积极的回应:好,或者不好……一路上宝宝的情绪虽然有一些波动,但是基本都很愉快,甚至经常转过身来朝我愉快地扮鬼脸眨眼睛,很是开心。孩子的父母也会在宝宝吵闹时对隔壁的人歉意地点点头说不好意思,打扰了。
在我的身后坐着的,是一个10周岁左右和一个8周岁左右的女孩子,她们的关系应该是表兄妹,在一起很开心地大声玩闹,男孩子说到兴奋处,不停地踢动着脚踏板,发出刺耳的咯吱声。我的周围充斥着躲闪不及的喧闹声。他们的父母坐在前座和隔壁,看到他们的表现,父亲嘟囔了一句:“你们怎么这么吵,不要太吵了”。而男孩子在父亲批评他的时候,情绪马上很激动,立刻大声回应:“我做错了什么吗?你给我闭嘴”!而母亲在旁边并没有干涉的动作。
在汽车停靠服务站的时候。我走过去蹲在男孩子的对面,告诉他:“孩子,我看你玩得很开心,可是你和妹妹的玩耍已经影响到阿姨的休息,阿姨很累,你和妹妹说话太大声,阿姨睡不着。宝宝上车后可以安静地玩吗?阿姨会很感谢你的!”男孩子眨巴眨巴眼睛,问了我一句:“但是我不说话,就很不开心”!我继续回应他:“嗯,首先阿姨真的希望你能开心,但是宝宝,我们是在车上,车上是一个公共场所,这个场所是有纪律的,比如你要扣安全带,你不能吵闹,这样会影响到车上的所有人。宝宝你是懂的吧,希望你能接纳我的意见好吗”?孩子听完,点点头,在后面的路程上,一路都很安静地小声和妹妹玩着成语接龙的游戏。下车的时候,我感谢了宝宝,而孩子的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说一句话,妈妈甚至还在我和男孩子商量以后,对孩子喊了一句:“叫你别吵叫你听话,看,被骂了吧”!
在父母对待孩子截然不同的态度上,我看到了孩子的不同反应。及时给予回应和关注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很阳光,懂得互动,就是顽皮了些,周遭的大人们也觉得,这孩子真可爱。而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表现淡漠或没有及时制止不合理行为的父母,孩子的情绪起伏很大,并且只关注到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孩子让周遭的人感觉讨厌。
在林文采的《心理营养》一书中谈到:
要养出情绪稳定的孩子,最重要的原则是,父母尽可能给足孩子心理营养:无条件接纳,安全感,让孩子知道“此时我最重要”,肯定、认同、赞美,以及做好榜样。
切忌三个“不要”:一是不要伤孩子自尊,讲“你很懒”“你很笨”这类贬低人格的话。二是不要在公共场合让孩子觉得羞耻。三是妈妈自己不要太焦虑。
而孩子的情绪问题一定源自他和父母的关系。被父母亲责骂最容易产生情绪问题。孩子已经开始的与外人的互动也会对他的情绪有影响。任何人际互动都最容易引起孩子的情绪波动。
而第一对父母在心理营养上,养分给得足足的,因此孩子的感受稳定度非常高。而第二对则反之。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肯定的表扬和认同。如果这些渴望得不到满足,孩子就会感觉失落,并用其他的方式博取大人的认同。
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然而,懂得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懂,才是做爱的教育的前提。愿天下的宝宝都被父母温柔以待,愿天下的父母都愿意学习怎样与孩子愉快相处,一同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