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名:《重生后,我把前夫哄进怀》
主角配角:谢书淮林玉禾
作者:金蟾君
简介:林玉禾是被鸡叫声吵醒的,她缓缓睁开眼睛,看自己躺在柔软的床上。和传说中阴森恐怖的阴曹地府大相径庭,倒有些像她哥哥家的西屋。就在此时,房门吱呀一声推开。进来一位穿着浅色对襟半臂的年轻妇人,她手上端一碗黑乎乎的汤药。神色有些迟疑漫步来到床边。林玉禾心想,这孟婆长得和她阿嫂还真像。就是奈何桥,不见桥。定是她游魂多年,地府重修换了花样。吴氏递过汤药,神色踌躇还有几分小心翼翼。林玉禾爽快接过。既然决定重新投胎做人,谢书淮也娶了别人,这世间也没啥值得她留恋的。
推荐指数: ✩ ✩ ✩ ✩ ✩
>>>>>【继续阅读】<<<<<
关注微信公众号【半夜文学】 输入书号【964】, 即可阅读【《重生后,我把前夫哄进怀》谢书淮林玉禾】小说全文!
# 红叶村的日常与李云萝的心思
翌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红叶村的屋舍上时,谢书淮如往常一般起身。他习惯性地来到灶房,却发现正在忙碌的不是母亲崔氏,而是林玉禾。
林玉禾正专注地熬着黍米粥,时不时用勺子搅拌一下,以免米粥粘锅。她转头看到谢书淮进来,目光落在他身上那件熟悉的粗布长衫上,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李云萝不是给他送了那么多新衣吗?为何他还是穿着往日的旧衫?
谢书淮看到林玉禾,也有些意外,不禁问道:“娘呢?”
林玉禾停下手中的动作,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回答道:“娘说,她人有些不舒服。”
谢书淮向来孝顺,听闻母亲身体不适,立刻快步走到崔氏的房门口。他轻声询问屋内的母亲,详细了解了她的状况,确认并无大碍后,这才安心回到灶房用早食。
灶台上,林玉禾已经做好了油饼,那油饼还是吴氏带来的,放在井水里冰着,才得以保存至今。谢书淮默默地喝着米粥,吃了一个油饼,便起身准备离开。
林玉禾见状,赶忙唤住了他,“午食我们会给你送来,既然去了书院,就静下心来,好好进学。”说完,不等谢书淮回应,她便转身回了西屋。
过了一会儿,崔氏和运姐儿也起床了。她们看到案板上盖着的早食,心中满是欣慰。崔氏一方面为林玉禾的贴心懂事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又担心她怀着身孕,身体吃不消。
“玉禾,今日我吃完药就没事了。”崔氏看着林玉禾,关切地说道,“日后,书淮的早食,还是我起来做。你好好歇着。”
林玉禾微笑着回应:“娘,我无事。季大夫说了,只要不磕碰就没事。稍后,你不咳了帮我打些杏果,我和运儿去摘些野果,我想做果露。趁着给相公送饭食时,背到书院外去卖。”
“挣的银子,也能多买些肉食,给相公补补身子。”林玉禾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崔氏听了,笑得合不拢嘴,但随即又隐隐觉得有些不妥,担忧地问道:“那书院的人会不会赶人。”
林玉禾倒是显得很坦然,自信地说道:“赶不赶人试试就知道了。书院不能卖,我就去市集。”
听到又能去山里摘野果子,运姐儿兴奋得蹦跳起来。她平日里最爱往山里跑了,这几日因为各种琐事,可把她闷坏了。运姐儿三口两口就吃完了油饼,迫不及待地提起篮子就准备出发。
林玉禾突然想起早上看到谢书淮的穿着,好奇地问崔氏:“娘,李姑娘不是给你们送了夏日的新衣吗?相公为何还穿往日的长衫?”
崔氏一听到这个话题,顿时一肚子火,气呼呼地说道:“淮儿全都没要,只留了运儿一身新裙。也不知,他是咋想的,反正日后是一家……”话说到一半,崔氏看到林玉禾还在,突然意识到不妥,忙住了口。
几人于是开始分工合作。林玉禾和运姐儿一同走进山林,山林里弥漫着清新的松香气息,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她们在山林中穿梭,不一会儿就摘了满满一篮子香甜可口的野果。与此同时,崔氏在屋后用竹竿打杏子,大半的杏子纷纷落下,仿佛金色的雨点。
回到家中,果露的制作便开始了。果露做法倒也简单,林玉禾先将那些野果仔细洗净,随后用木杵将其捣碎,再用白布一层一层地过滤掉果渣。接着,把过滤好的果汁倒入锅中,加水熬煮,直至沸腾。
在林玉禾准备这些食材的时候,崔氏也没闲着。她在厨房里忙碌地煮饭,切了腊肉,与青瓜一起炒制,锅里顿时弥漫起诱人的香味。随后,她又煮了一锅荠菜汤,将谢书淮的那份饭菜小心翼翼地装进陶钵。等她洗净锅灶,林玉禾便可以接着熬果露了。
林玉禾打开箱子拿竹碗时,不小心带起一点江米干粉。江米粉不多,若是想吃汤圆则还要重新磨。她灵机一动,便捏了些小汤圆,轻轻地放到了果露里。最后,又撒了点糖霜,让果露的味道更加香甜。那些过滤出来的果渣,林玉禾也没有浪费,她倒进了鸡窝。前几日,她卖了两只母鸡,如今家中四人,每人都能吃上鸡蛋了。
三人用过午食,看着熬好的果露渐渐放凉,才将其装到木桶里,盖上木盖。运姐儿实在忍不住,一口气喝了两碗,嘴里还嘟囔着:“太好喝啦!”
崔氏担心林玉禾背重物伤着身子,便陪着她一起将木桶送到书院门口。云香书院离红叶村并不远,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她们便到了。
书院侧门口人来人往,陆陆续续都有学子****。崔氏放下木桶后,林玉禾便在侧门口熟练地支起了卖果露的摊子。起初,她心里还有些担心,怕没人买,或者被书院的人驱赶。
可没想到,崔氏刚进去送饭还没出来,一伙童生班的孩子们就像闻到花香的小蜜蜂一样,纷纷围拢过来。他们看着木桶里色泽诱人的果露,想着能在这炎热的天气里解渴,便纷纷递过铜钱要买。片刻后,不少年纪稍大些的学子也闻着味儿赶了过来,围在林玉禾的木桶前,嚷着:“给我来一碗!”
等崔氏出来时,林玉禾的鲜果露已经卖了大半桶。林玉禾担心有人认出崔氏来,便轻声对她说:“娘,你先回去吧。”崔氏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把运姐儿留下了。
此时,在李家铺子,生意一如既往的兴隆。绣娘们一边飞针走线,一边不住地夸赞李云萝心灵手巧。然而,李云萝却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兴致明显不高。她只是简单地交待了两句后,便离开了铺子。
在马车上,丫鬟冬月看到李云萝心情不好,也不敢作声。自从姑娘大病一场后,确实变得聪慧了许多,仿佛什么都会。可相应的,性子也变了不少。在外人眼里,她依旧温柔善良,可只有冬月和月容苑的几个丫头知道,如今的姑娘脾气变得有些暴躁,极易发怒。
李云萝之所以不高兴,只因谢书淮连连婉拒她送的东西。这让一向自信满满的她,自信心受到了不小的打击。直到马夫小心翼翼地问李云萝要去何处时,她才开口说话:“回李府。”
冬月突然想起,李云萝在玉楼为谢书淮定的玉冠,便适时提醒道:“姑娘,玉楼的伙计昨日来口信说,玉冠好了。”
李云萝愤怒地说道:“拿了又能怎样,谢书淮又不要,先放着。”
冬月作为奴婢,深知主子的心思,绞尽脑汁地想着法子为李云萝分忧。她讨好地说道:“姑娘,奴婢觉得东西你可以不送,人却要多到他面前走动走动。这样就能慢慢入谢公子的心了。姑娘样样都好,在许阳县只怕还没哪个男子不喜欢姑娘。读书人好面子,姑娘你东西送勤了,他反而不愿收。”
李云萝听了,觉得有几分道理。仔细想想,自己每次去不是送美食,就是送用物,甚至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送荷包这样的信物。当时,她只是为了气林玉禾,没想到谢书淮不收,最后闹心的却是自己。
李云萝阴沉的脸色渐渐好了不少,心情也豁然开朗起来。她满意地说道:“你的建议不错,回去有赏。”
冬月激动得满脸通红,连忙说道:“奴婢谢姑娘。”看到李云萝高兴,冬月继续说道:“那林玉禾除了一张脸出众,她什么都比不过姑娘你。谢公子日后定是成大事的人,他怎会喜欢林玉禾。”
李云萝随口问了句:“你可知,两人当初是为何成婚的。”
“奴婢听说,是因为林母对谢公子家有恩,才答应这门婚事的。”冬月回答道。
在长相上,李云萝内心还是有些不甘的。人人都说她的长相端庄大气,生来就是做官家大娘子的。其实她心里明白,像林玉禾那样秾丽美艳,身段婀娜的女子反倒更受男子们的喜欢。可若说谢书淮心中喜欢之人,她觉得自己更有把握些,毕竟她方方面面都比林玉禾强。
*
再看林玉禾这边,不到一个时辰,一整桶果露就卖完了。书院的学子们个个喝得意犹未尽,纷纷嘱托让她明日再来。走的时候,林玉禾特意留了两碗果露送给侧门的门丁。
两人有些意外,连忙说道:“小娘子有心了。”
林玉禾笑着回应:“今日我果露能卖完,多亏两位。”
林玉禾向来懂得人情世故,与两人多聊了几句。其中一人说道:“在这里卖小食,连山长都不会阻拦。有些学子家中困难,能进书院已是掏空了家底。他们吃不起书院的饭菜,就只能啃个馍馍了事。你这果露又不贵,还能让他们吃上口热乎的,多好呀。”
另一个稍矮的门丁也附和道:“往日也有旁人背着来卖过,不是做得不好吃,就是价钱贵,所以无人买。”
林玉禾听到这里,顿时明白了过来。难怪方才有些学子提议,让她卖些热乎能填饱肚子的小食。于是,她脑子一激灵,当即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