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缘看了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电影《青春变形记》。一直没有关注什么时候上映的,以为时间很早,后来才了解到原来是2022年的新片,导演石之予是一名华裔加拿大动画师,她也凭借《青春变形记》成为第一位在皮克斯长片中担任单独导演的女性。看完之后真的觉得蛮不错的。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一个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受到家族的影响,一旦情绪进入到激烈的状态下,就会变成一只红色的熊猫。而影片的背后传递出来的是父母和孩子在相处时,会出现的一些社会共性问题。
在孩子进入到青春期之前,很多孩子都会努力去扮演好父母眼中的乖孩子,按照父母理想的样子,或者精心设计的轨道去生活,获得父母的认可就是生活的全部意义。当然这无可厚非,作为一个刚刚开始认识世界的新人,自我意识觉醒并不完全,同时又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所以这是唯一也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当孩子进入到青春期之后,他的自我意识觉醒会越来越多,他可以去思考自己喜欢什么并且不喜欢什么,而且有着强烈的想要去和世界交流的意愿,而自己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种交流的方式。但是作为父母,并不会有这个意识。在父母看来,孩子永远是孩子,那怕成家立业了,也依然是,何况现在你还是依靠我生活,那里有什么不一样。
在客观事实这个层面,父母的认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别说成家立业,那怕自己已是儿孙满堂,只要父母尚在,那在父母之前也依然是孩子。但是从人的角度来讲,当一个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时候,那他就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人格,所谓独立人格,就是承认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允许并尊重他有自己的思想和选择人生的权利。在人格层面,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只是在文化、伦理和血缘上,有一定的从属关系。所以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发挥的作用是支持、引导、带领,而不是包办、放任、打压。
而电影中的母亲,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一直觉得自己的孩子不会变,一直在按照她设想的轨迹生活着。所以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她也从来都是很护着自己的孩子。孩子悄悄画了和商店店员亲密的画,她第一时间带着哪些画去指责那个店员对自己的孩子图谋不轨,而不会去怀疑完全是自己孩子的臆想,当然也并没有考虑到这些画流传出去会给自己的孩子带去什么影响,因为在她的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的女儿没错;当发现孩子床底下那些得B的成绩单,一起追星的证据,利用熊猫的变身赚钱的事情的时候,她也是第一时间去指责孩子的朋友,而不会去怀疑其实是自己孩子的主意,因为在她的潜意识里依然认为自己的女儿是那个最听话乖巧的。她甚至去监视自己的孩子上学,在众多女儿的同学面前给她送卫生巾……而她的女儿,处在一个觉醒的萌芽期,一边是母亲的期待,一边是自己内心对于自我探寻的期待,她其实很纠结。到底要按照之前的样子,一如既往的去做母亲眼里的乖乖女,还是去和朋友一起发现自我,追求自己这个时代和年龄应该是追寻的东西。所以会一会儿躲在床底下偷偷画出自己心中的期待,一会儿又因为自己画了那些画被母亲发现后的种种行为而感到后悔、自责和羞愧;一会儿努力的和朋友们为了门票努力,一会儿又在一众亲人的劝说下放弃观看演出……
如果说此刻孩子站在了人生的分叉路口,那她的同学、朋友是拽着她走向自我意识觉醒的天使,而母亲就是在用过去的惯性为她打造牢笼的恶魔。她被左右两股势力牵扯的不快乐。所以这个时候,与其拯救孩子,不如先拯救父母。
但是,我们我们需要转过头来想这样一个问题,拯救母亲,能说是这个母亲不对吗?
我想,也不能!反而,我很心疼那个母亲。
因为这个母亲也曾年轻过,也曾叛逆过,只是最后被自己的母亲镇压了,然后回到当下的轨迹,去做时代要求的母亲,去做自己母亲期待的女儿。之后她又把这一套完整的迁移到自己的女儿身上来。那难道我们去追究、责怪她的祖母吗?
那更是大可不必。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去归咎于谁,而是怎么去处理当下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也要给予这个母亲足够的理解和爱。
我看过很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最终会把孩子的问题完全指向原生家庭童年时的影响。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孩子成长所展现出来的状态和自己个性、人格的形成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但是我觉得这并不是最终的结果。因为如果是这样,那孩子的问题就是不可改变的问题,因为影响已经产生,并且已经影响了很多年。从某个角度来说,这还是宿命论。这也导致很多孩子,在解决自己和自己的问题上,或者自己面对人生的坎坷、挫折时,一言不合就会归结于自己的原生家庭上,千错万错,一切都是父母的错。
但是我也听过一句特别正的话:“当一个孩子二十多岁之后,有能力去决定自己的人生的时候,那他就没有资格再回过头去打父母的板子。”
时代会在每一代人身上烙下属于他们的专属印记,每一个当下的孩子都是未来某个孩子的父亲、母亲,每一个当下的父母也都是曾经别人的儿子、闺女。
不要用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别人,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不要用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不要用过去的错误惩罚现在。
愿我们都能活好自己,活成喜欢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