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第一个关键词是“学”,对自然事物从陌生到熟悉,从无知到有知;第二个关键词是“思”,由单维度的知识信息转化为多维度的智慧,对事物的存在进行思考,对处世的方法进行抉择;第三个关键词是“习”,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使用知识解决问题,运用智慧处理矛盾。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语出《论语.学而》)
王阳明的《传习录》我没有读过,这部书名就来自于曾子的这句话,曾子用这三句高度概括了如何运用知识和智慧。
为人谋,不是为自己谋,这就是“习”的最高境界。河南省杂技集团副总给我发来微信,要我在课程中向学员灌输一种理念,我们干工作不是为企业干的,而是为自己干的。很多人绕不开这个弯,我来到企业,老板给我岗位,我为老板工作,怎么是我在为自己工作呢?
什么是“工作”?工作指的是人类进入社会组织之后,通过劳动将生产资料转化为生活资料的过程。少年时喜欢读《鲁宾逊漂流记》,鲁滨逊一个人呆在孤岛上,他的劳动是完全意义上的个体行为,不与任何人形成协作关系。但现实生活不可能有这种状态,我们所说的工作就是与他人形成协作,就像《孟子》中与神农派的学者辩论,社会存在分工,有人专门负责打草鞋,有人专门负责种植庄稼,而有人专门负责思考问题。每一个人都是通过不同形式的劳动,而换取不同的收获。打草鞋的收获草鞋,种庄稼的收获粮食,思考问题的收获金钱报酬。打草鞋的人,从劳动形式上来看是在为他人做鞋,但他做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和种庄稼的人换取粮食,所以,从逻辑上讲,他打草鞋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别人,而就是为了自己。
在人类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一个最恰当的比方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利己与利他是相互作用,相互转换的,而不是单一存在的。我打草鞋为的是让别人不至于光脚板,而别人种庄稼为的是让我不至于饿肚子。那么,你能提供多少草鞋,决定着能换取多少粮食。
为人谋,替别人做事,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自己获益。那么,你在为别人做事谋事时,尽心了吗,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了吗?想要取得最好的结果,就必须先付出最大的努力。在企业打工,替老板做事,工作是不是尽心尽力,干到让老板满意了?如果工作不出成绩,老板不满意,你怎能获得期望中的报酬?所以,曾子问“为人谋而不忠乎”,并不是什么崇高道德境界,而是从利己与利他能够相互转换的角度,给出一个敬业的理由。
第一个工作,“为人谋而不忠乎”?第二是社交,“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你跟朋友打交道,讲信誉吗,有没有轻诺寡信,背信弃义的地方?这句话与前文在意义上是一致的,不要为他人给予你什么,而要问你能给予他人什么。这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你对人怎样,人就对你怎样。你对人讲信誉,守信诺,人就会相信你,愿意与你进行物质、思想、情感的互动与交换,否则,一个人不讲信誉,谁愿意与这样的人为伍呢?难道看到你挖的坑人家还会傻到往里跳吗?
“传不习乎?”李泽厚先生的解读很有意思,他认为这里的“传”不是曾子从老师孔子那里接受的教育,传授下来的知识,而是自己身为老师之后,传授给被人的知识到的,自己实践了吗,做到了吗?
我认为两种解释都非常精妙。
第一种,曾子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传承了孔子的衣钵。曾子每天扪心自问,老师传授我那么多知识智慧,我是否一一遵照执行了呢?有没有什么地方出现了疏忽和纰漏?所谓“知行合一”,光学到知识,领悟道德还不够,关键是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去运用知识,去遵守道德。很多人说一套,做一套,嘴里一套,手上一套,就是因为没有做到“知行合一”呀。内心知晓道德与行动实践道德,相差何止万里。
第二种,是李泽厚先生的论点,既然《论语》文中将曾参称呼为曾子,可见《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们编撰的,那时孔子去世,曾子也已收徒授课,为人师者了。那么作为教化育人的师者,在教育别人的同时,自己是否也自觉践行所传授的知识与道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