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文字,至于为什么,我也说不上来。或许是为了寻找心灵的寄托,或许是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与精神上的对话。不管怎么样,我就是对文字那么的情有独钟。但这注定是一个孤独的过程。很多个夜晚,我都是独坐在书桌前,静静的发呆,淡淡的墨香在嗅觉中蔓延,直到脑海深处,我这才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在写作。我是写作冲动比较强的人,可是又不知如何下笔,不是因为文笔不佳,就是因为找不到题材。虽然,生活中的素材很多,但我又不知怎么去甄选。
我喜欢购买很多稿纸和很多只黑色中性水笔,总感觉自己文思泉涌,但过后又感觉江郎才尽。我坐在书桌前,手指紧握着笔,望着稿纸发呆,卯足了劲,可半天就是憋不出一个字来。不得不说,我是一个蹩脚的写手,热爱阅读,喜欢文字,可是自己就是写不出东西来。
我喜欢在凉爽惬意夏夜,享受夜的静谧与安详,泡上一杯绿茶,手捧一卷自己喜欢的小说,安静的阅读。或者,回忆往事,在稿纸随心随性的叙写一段自己认可的文字。
没有了酷热难耐的高温炙烤,也没有了知了不安分的聒噪,更没有树荫下噪杂与尘世的喧嚣,我独自奢侈的享受着这份宁静。远方的水塘传了一些蛙声,但离我有一段距离,我并没觉得搅扰到我。微风徐徐吹来,传来阵阵清凉,令人神清气爽倍感舒适。白日的残热,早已经消逝在这清凉柔和的微风中。仰望天上的繁星,令我无限遐想,让人情不自禁的向往神话中的仙境。天空中没有乌云,皎白的月色晶莹剔透,宛如一汪清澈平静的湖面。
言归正传,我16岁那年与文学匆匆地邂逅,却又是那么无情的擦肩而过。这一切,都要从一场阅读说起。
那是我中考失利以后,成绩一败涂地惨不忍睹。经过一番权衡利弊之后,我辗转一所不入流的中职校园读书。走在萧瑟的秋风中,我思索着很多东西,感慨万千。我喜欢仰望天空飘过的白云,偶尔看到一些如丝如絮的的流岚飘浮中蔚蓝深邃的天空中,心中总会泛起一阵莫名的伤感。唏嘘或感慨。
红布上烫金字体的横幅,是那么的引人注目,芬芳飘香的桂花麻木着众人的嗅觉,而这些司空见惯千律一遍的东西,对我来说,早已经索然无味。
各种奇怪的声音充斥着教室,虽然我算不上优等生,但我还是十分厌恶这嘈杂的噪音。就连在课堂上,不是低头党,就是小说族,或者窃窃私语者的天下。我追求平淡而又不乏意义的人生,这种情景与我所追求的生活背道而驰。
从此,学校阅览室,就成了我的一个驿站。这个阅览室很简陋,就是一间废弃的教室,白色的墙壁四周挂着一些名言警句和名人肖像的壁画。这些壁画,给这里添加了一些人文气息。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上,井然有序地摆放着新旧不一的各类图书。这里的图书,大致可分为:文学类,参考工具书类,课外辅导书类,人文社科类。
一些青春文学类的书籍,让我与作者产生共鸣,并且爱不释手。曾经一度,让我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让我哭笑不得又不得不承让得是,我这是在逃避现实,不愿浑浑噩噩的生活着。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让我养成了阅读和写作的习惯。我不想固步自封,所以开始了泛滥阅读。由于读的太多太杂,又是浅尝辄止,一段时间过后,我却没有得到什么益处。凡事有利有弊,要适可而止,否则物极必反。
时光飞逝匆匆而过,在不知不觉中,好几个年头已经从指尖流逝。尽管我努力的抗衡时光,但也没有挽留住什么。不过,忆起往事,总让人回味无穷。那不可名状幸福感,依旧伴我同行。曾经的轻狂不复存在,但那份纯情的心境,依然保留在我内心深处。时至今日,我一如既往地爱着文字,灵魂深处的那片净土,永久为她保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生能有这般闲情逸致的高雅情趣与淡然安宁的生活,足矣。
对于文学,我没有太多的钻研。但习惯,一直保留:我喜欢漫步旷野、古迹,喜欢那份随心习作的快意,饶有诗意的品茶,喜欢静坐在稿纸前深深的思考……
今日,忆起往事,竟然叹息起来:我留在墨香上的的时光,都是我逝去的流年。尽管这些光阴里有苦有乐,但我的脸上与心中依然洋溢着幸福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