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拜读唐诗,深切体会到古代诗人作诗亦是抒发情怀,和当时的环境、处境、心境、所遇有关。
唐诗宋词,经过千古流传,我们所学之时,大多心怀敬仰之心、崇拜之心或又仅仅为应付考试之心而学,故大多数人只是记熟或背熟了这些诗词,并不能深切体会、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意境。
读小学的孩子们,他们也许能背诵几十首唐诗,但若是让他们说出诗所表达的意思,却并未必能说出。当然小时候熟练背诵,随着年龄增长,大多能领悟出诗词的意境,但也未必全部都是这样,未能理解通透,甚是遗憾,这也包括我自己。
古代诗人作诗风格各异,各有千秋,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有田园风格高手诗人王孟(王维、孟浩然)、有边塞诗人悲壮豪迈、气象雄浑王之涣、王昌龄,慷慨苍凉边塞诗人高适等,浪漫主义诗人诗仙李白豪放雄奇、想象丰富感情热烈,现实主义诗人诗圣杜甫,李白杜甫人称李杜,还有柳宗元、白居易、贾岛、苏轼等等,他们诗词各自成一格,读后耐人寻味、流芳百世。
古代诗人饱读诗书,游历大川名山,穿越艰难险阻,方得名诗名章,千古流传。
若能梦里回,回到那一千多年前,偶遇李杜,看那豪迈气魄,泼墨挥洒一篇篇华章。结识王孟,品他们洞察秋毫,识一篇篇清新脱俗、恬淡高远之篇,人生无憾!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让我们且读且珍惜,走进古人的世界,品味古诗的意境,在古诗歌赋中梦回故里,寻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