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网络上关于“年轻人辞职需不需要冷静期”的讨论炸开了锅,主要是分两派,一派是认为年轻人冲动,裸辞就会后悔,抱着过来人的态度劝告年轻人辞职要谨慎;另一派是理解的角度,认为提出辞职的时候其实已经积攒了很多不满、离职的想法已经存在很久,只不过在那个瞬间爆发了而已。
这个现象蛮有意思的。年长一代以为自己是过来人,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于是在网上苦口婆心教导这些“后浪”们要三思而后行;年轻一代则把自己当作是能独立思考做决策的成年人,他们只是年轻,但并不缺乏理智。
Linkedin曾在2018年发布过一份调查报告《第一份工作趋势调查》,70后第一份工作平均在职时间为51个月,而95后平均在职时间只有7个月。70后第一份工作专业对口率41.6%,而现在的95后专业对口率降低到了28.8%。
这个数据赤裸裸摆在眼前,应该还是蛮令人震惊的。单看这个数据可能很多人会长叹一声:“现在的年轻人啊,就是生活太优越了,不好好工作,一年跳槽好几次。还是要稳定,要有风险防范意识……”
2018年看到这组数据,我也是这个反应。现在再回过头来看,我倒觉得未必有这么悲观。而“辞职冷静期”一词的提出,更是对年轻人决策能力的挑衅。
01
自我的觉醒
网络上劝诫年轻人不要冲动离职的原因大多数都是担忧金钱上面的风险。万一辞职找不到好的工作,那不是生存堪忧吗?会提出这样劝诫的人,估计大多数都经历过收入不稳定甚至断档的小坎坷,因为不想再经历这样的不确定性,所以告诫年轻人辞职要谨慎。
现在的年轻人(95后),只要是活跃在一二线城市、拥有大专以上学历,需要牺牲自己的劳动力换取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还是占少数的。人在没有基础的生理、安全需求的时候,就会开始去思考“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所以在知乎、豆瓣等网络上,迷茫的人一大片,20岁还在大学里就开始迷茫了,25岁工作两年又迷茫了,30岁了还在迷茫……
我从来不觉得迷茫是坏事。迷茫,代表着在关注自己的内心,只是苦于没有找到好的方式去发现自己。换做是二三十年前,爸爸妈妈们会经常发问迷茫吗?不会的,守住一份工作换得稳定的收入已经是天大的幸福了。迷茫和忧愁,恐怕是无病呻吟的诗人或者文人雅士的权力吧!
年轻人第一份、甚至第二份第三份工作时间都会比较短,大多数是在尝试、摸索,刚开始频繁跳槽确实成本比较高,但那也是他们经过思考做出的决策:他们愿意尝试完全不相干的行业或者职业,去找到匹配自己兴趣所在的工作,而这个工作是真正自己喜欢并且愿意为之奋斗的。
记得脱口秀大会的“杨笠”吗?我去年看的时候印象非常深,她说刚开始她平均一年一份工作,而且都是毫不相干的,一直在迷茫中过日子。后来参加了脱口秀,渐渐发现这是个有趣的职业,自己也能做。这两年我看她进步非常大,笑梗很多,也越来越自信。我相信她是找到了自己兴趣所在并且愿意长期去奋斗的。她也不过是一个农村出来的普通女孩。
当少部分个案展示在大众面前,并且像我们普通职场人士也都有所耳闻、有所亲眼见到时,就可以大胆推测:年轻一代越来越有勇气和资本,愿意为了一份自己真正所爱的工作去承担前期不断跳槽带来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而他们,大多也很努力;只是批评他们的人,常常见不到他们奋斗的样子。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告诉我们,人的需求分为五层,底层需求满足了,才会去追求更上一层。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现在的年轻人,正在逐渐觉醒中、正在自我实现的路上。这不可谓不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02
对未来的重视
年轻人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重视程度并不亚于上一代。
不管是生涯规划还是教练技术,里面都有提到“对未来幻想”的这一技术。这一技术无需身旁人辅助,自己也能做:就是静下心来去畅想自己的未来,想象具体的场景,感受未来自己的那个感受,进而去发现自己究竟要做什么。
有一次我带着我团队里的小伙伴一起去上课,恰好老师也提到了这个技术。回来后的那个周一,我就问了小伙伴,你有没有想象过未来自己的样子,自己做想做事情的那副状态。她说有的。她闭上眼睛,全部都是自己跳舞的样子。于是那个时候我就明白了,对这位伙伴最大的帮助,就是不要去挽留她继续做人力资源。
后来没过多久,她就辞职了,到现在也还在继续学习舞蹈,将来要开一个舞蹈工作室。
——这真的很棒,不是吗?
如果放到一堆数据中去做分析,可能就只会产生一个结果:“冲动跳槽的年轻人“。
我在2019年底面试一位95后男生,单看简历,肯定是不合格的:前面三四份工作,平均时间都只有半年左右。我也没有轻易约面试,就在网上问了一句惯常会问的:跳槽如此频繁的原因是什么?
大部分时间,候选人给我的回答不是运气不好接连碰上公司倒闭或裁员,要么就说家里有事情不得不辞职之类的,总之外部原因居多。于是对这位候选人我也没抱太多期待。结果屏幕上显出了一行字:因为我想通过多几次的尝试,确定我真正感兴趣且能够胜任的工作。我不想一辈子飘忽不定,所以刚毕业这两年,折腾一点没有关系。
另一个案例是95后女生,看简历是很优秀的。来到公司面试,面试官只有我一个人。初试结束我就决定推荐她进复试并且我考虑说服领导让她入职。结果人家小姑娘后来并没有来参加复试,而是选择了另一家互联网公司去做运营。我理解现在的年轻人,对于互联网行业的热衷和兴趣;我也相信在外面折腾过几次的人,如果最后仍然愿意来到我们公司,那将会十分稳定。
果不其然,大约半个月以后,她找到了我,跟我说不喜欢之前的工作。原先是在我们公司这个岗位和互联网运营岗位纠结的,现在尝试过了,确定那个不是喜欢的,就决定参加我们的复试,争取能够入职的机会。
这几个案例,来自不同地方的年轻人,用不同的行动和言语,告诉我们:他们对于未来是很重视的。短期内的频繁跳槽不是任性,而是对未来的真正负责。
03
只是一种调侃方式
我更愿意把那些奇葩的辞职理由,看作是对现状的讽刺,看作是对生活的调侃,也看作是对真相的揭露。
而这些最真实的理由,没想到却被当作了批判的把柄,引发了网络上的海啸。
从最开始的“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到前两年的“冬天太冷了起不来,我想睡懒觉”,以及最近的“领导画的饼太大了,我胃不好,消化不了”。我觉得这些辞职理由,最真实不过了。难道大家想看到辞职信上写着:因我个人原因,我打算辞职。这么枯燥又没有任何信息透露的内容?
我也愿意相信,年轻人在提出辞职的那一霎那,已经在内心挣扎多日。只是领导们不知道而已。
辞个职而已,不必那么严肃,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