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各位班主任,大家下午好。
下周,我们即将迎来本学期的期中考试。这不仅是对学生们半个学期以来学习成果的一次重要检验,也是对我们前期教学工作的一次集中评估。为了确保这次考试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并帮助同学们取得理想的成绩,我代表级部,就接下来的几天工作,向大家提几点具体的要求。
我的发言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学生管理、课堂教学和复习备考。希望大家能明确重点,协同发力。
一、 学生管理:营造氛围,稳定心态,当好“定海神针”
学生管理是保障考试顺利进行的基础,这块工作主要依靠我们各位班主任。请大家务必做到以下四点:
1. 营造积极备考的班级氛围。 本周之内,各班要利用好班会和课间时间,进行一次正式的期中考试动员。主题要明确:“诚信考试,拼搏佳绩”。要在班级里营造一种“比、学、赶、帮、超”的积极氛围,鼓励同学们相互请教,共同进步。黑板报、文化墙可以利用起来,写上一些激励性的标语和倒计时。
2. 加强考风考纪教育。 这是红线,绝不能含糊。要反复、明确地向学生强调考试作弊的严重后果。不仅要讲校规校纪,更要讲清诚信品质对个人成长的根本性意义。让学生明白,真实的成绩哪怕不理想,也比虚假的满分更有价值。这是我们育人的底线。
3. 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做好疏导。 临近考试,学生的焦虑情绪会上升。班主任要有一双“慧眼”,多观察,多沟通。对于明显表现出紧张、焦虑或者自暴自弃的学生,要及时进行个别谈心,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树立正确的考试观:期中考试是“体检”,不是“审判”。要教会他们如何以平常心面对考试,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
4. 抓好常规管理不放松。 越是临考,常规越不能乱。早读的纪律和效率、课间的文明休息、午休的安静、作业的按时上交,这些环节班主任要紧抓在手。一个稳定、有序的日常环境,是学生安心备考的前提。
二、 课堂教学:精讲精练,回归基础,守好“主战场”
课堂是我们指导学生复习最核心的阵地。各位科任老师,在最后几天的课堂上,我们要实现从“讲授新知”到“高效复习”的转变。
1. 目标明确,计划清晰。 每一节复习课都要有明确的教案和计划。这节课要解决哪一类问题?梳理哪一个单元的知识点?要达到什么效果?老师必须心中有数。杜绝“讲到哪算哪”的随意式复习。
2. 方法指导优于题海战术。 最后几天,时间宝贵。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地发卷子、讲卷子,而是要教会学生复习的方法和解题的策略。比如,如何梳理知识框架?如何审题?如何规范答题步骤?如何检查试卷?这些能力的传授,比多做几道题更重要。
3. 精讲精练,举一反三。 练习题要精选,要具有代表性。讲解时,不能就题讲题,要注重归类、延伸和变式,讲清一道题,让学生会做一类题。要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消化、反思和提问。
4. 侧重基础,狠抓落实。 试卷的绝大部分分值都来源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我们的复习必须重心下移,紧扣课本和基础知识。要确保学生对基本概念、公式、定理、词汇、语法等掌握牢固。可以安排一些默写、小测,狠抓知识的落实。
三、 复习备考:分层指导,协同配合,踢好“临门一脚”
这是对前两项工作的综合应用,需要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紧密配合。
1. 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复习计划。 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引导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具体到每天、每节课后、每个知识点的短期复习计划。计划要可行,要突出自己的薄弱环节。
2. 加强学科间的沟通与协作。 各备课组要发挥核心作用,统一复习进度和重点。同时,班主任要主动了解各科的作业量和复习要求,做好统筹协调,避免出现“几科作业扎堆,学生不堪重负”的情况。我们要的是高效,不是疲劳战术。
3. 实施分层指导与帮扶。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适当提供一些拓展性的思考题;对于中等生,要鼓励他们稳扎稳打,力争突破瓶颈;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我们的要求是 “守住基础分,力争中档题” 。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可以组织“师徒结对”等形式,进行同学间的互助。
4. 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 班主任可以适时在家长群发布一些备考建议,引导家长在考前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家庭环境,多鼓励、少施压,做好后勤保障,形成家校合力。
老师们,同事们,期中考试是一场团体战,考验的不仅是学生,更是我们整个初一级部的凝聚力、执行力和专业水平。最后的这几天,非常关键。让我们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以最高的热情、最实的作风、最细的工作,帮助我们的学生充满信心地走进考场。
我相信,在我们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同学们一定能够考出水平,考出风采,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