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微信添加好友不再是为了加深联系、加厚感情的纽带,而变成了处于某种机遇巧合下或是既定契机。
我们为了显示礼仪和心存总有用处的想法,出于礼貌扫了二维码互加好友,添加成功的一瞬间,还要为他加上固定的标签,以便之后发表动态。
就这样,我们迅速僵硬地成为了对方列表中的“好友”。
但事实上,我们并不熟识,甚至互相不了解,加了好友才知道对方的姓名,按照常规,除过“对方通过你的好友验证,你们可以开始聊天了”这句系统对话,短期之内,不会再有私聊的情况!
这个时候,可以祝贺自己“又白加了一个好友”!
自然,我也不例外,我的微信好友中有这样一类熟悉的陌生人。
其中有小学、初中时的同学,那个时候,微信还没有出现,QQ上的联系方式也因为一次意外盗号消失不见。好在有一两个同学千丝万缕中通过手机通讯录加了微信好友,就这样,名片、二维码推来推去,我们又在微信“聚”在了一起。
可聊天记录却永远是空白,加好友时的那一句“以后微信常联系”一转头就左眼进右眼出了。
暑假去辅导机构打工时,添加的学生家长和同事,曾经因为教学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我们每天都会保持联系,事无巨细,聊完公事,还不忘寒暄几句。
而现在,我继续学业,其实有时真的挺想那群可爱顽皮的小孩子,我会发朋友圈附上他们的照片以表想念,可令我特别失落乃至愤怒的一点是,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就是我的微信“好友”竟然没有一丝表示!
也许一个温暖的爱心表情都会让我觉得没有白和他们交流一场,然而,我想多了!
离开了一个地方,少了公事的交流,我们真的变成了低段位的陌生人,能给彼此留下的只有冷冰冰的微信了。
2高中时期,我和几个好姐妹,号称“七侠客”。
高考后的一段时间,我们许久没有见过面,只是在“七侠客”的群里互相打探着其他人的高考分数和录取院校,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答案后,就在群里极少见到她的踪迹。
高考录取一切已成定局,无论忧愁还是喜悦,都该到此为止,我选择去完成我的毕业旅行,自然,那一周我没少发朋友圈,不过想法很单纯,就只是想要让大家知道我出去玩了,我去过这个地方有定位了。
很多朋友为我感到开心,有的点赞、有的评论,饶有兴致地向我讨要攻略,但这些人里没有见到“七侠客”的身影,一次都没有!“小气记仇”的我当时挺生气的。自那以后,凡是看到她们发的动态,我会直接选择略过。
刚开始,我以为是她们在“针对”我,但不久后,我发现这样的冷漠在“七侠客”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不知不觉间,大家愈走愈远,在不清楚起因的条件下,谁也不会主动“服软”!
到了大学,认识了新的朋友,微信倒是留着,可朋友圈早已屏蔽!
这份低质量的友情,到此宣布正式形同陌路!我们虽然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但终究没有把冬天变成春天。
3我的闺蜜曾经算是半个新媒体工作者,自己开了公众号,微信不断要新增好友。
为了把粉丝和亲朋好友分隔开,她特意重新注册了一个微信号用来和粉丝互动,少说也得加了两千人,每天光是朋友圈的内容是需要花费好久时间去刷。
后来由于学业紧张,她暂时放下了更文的小爱好,所谓的“小号”也就没有太大作用了,但她还是会在朋友圈记录一些生活痕迹。
昨天和她闲聊起来,她说前两天趁着课余,用了一种自助检测好友的方式清除了僵尸粉和黑粉,来来回回翻看着微信通讯录,还有一千人。她甚至为这一千不知是真爱还是路人的粉丝建了两个群,大家相见恨晚,开始像永无停歇的弹珠一样显示着存在感,从刚刚吃过的午饭谈到未来的人生计划……
听闺蜜侃侃地说着,我听着倒也有趣。但还是冒出了一个一直好奇的想法:“你和这些所谓的好友都有私聊过吗?你们相互有在朋友圈赞过或评论吗?”
说到这里,闺蜜沉默了大概一两分钟,我想她大概在思考怎样圆滑地搪塞过这个问题!
最终她回了我一个皱眉和捂脸的表情!
她没有说明,但我很清楚地明白,这些微信上的“好友”,始终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朋友,甚至连点赞之交都算不上!
4有人说朋友圈也是生活圈,这点我不否认。
根据我的观察,虽然说现在微信科技已经发展到可以将朋友圈动态设置成既定时间可见,但大多数成年人在进入一个新环境后,总会发一些与好友不可见内容“重复率极高”的新动态,当然,这不外乎就是晒晒幸福、发发牢骚、秀秀生活,仿佛是在一股脑儿向新好友告知自己曾经漂亮精彩的一切,好赢得无形的掌声,渴望得到理想数额的赞!
可放在自己身上,我们却鲜少主动去点赞或是评论别人的动态,打开朋友圈,明明刷到了,也不知道是由于害羞还是嫉妒亦或是无感,偏偏选择视而不见,刻意绕开,连一个冷漠的赞都不会留下!
渐渐地,自己的动态也会被同等对待!以前颇具兴趣地晒、秀,在现在看来格外刺眼,发了出去,又没有人理,不出意外,“发现”那里的红色数字圆圈和自己不会有关系。
来来回回就只是翻看着并不新鲜热乎的朋友圈,白刷白看过后,没有一丝感慨。
听很多人聊起来过,白天工作学习时,看似能私聊的人不少,朋友很多,但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到了深夜,翻看着微信通讯录,却没有一个可以陪自己聊天的人!
现在不难看出,大部分现代人的微信社交,基本上可以定义为:“好友”三四百,但还是注定要被孤独地“晾”!
我自己也是,虽说不能算完全没有聊天的人,但有的时候发出去的消息,居然无人回应,心里总会默默思量:我该是交了个假朋友吧!
友情这项难以攻克的困难,最令人头大的原因就是,牵扯了感情和付出!我们总是不愿去接受现实,活在自己的一厢情愿之中,偏执地认为“付出了感情就应该获得同等的回报”,可是,事实就是,过去只适合缅怀,我们必须去习惯。
就像曾经在喜欢的写手文章中看到过:习惯“我当他是朋友”但“他不当我是朋友”,习惯“我们曾经是最好的朋友”但“我们最终还是要走散”。
只希望珍惜当下,护好微信中为数不多的那些“好友”。
愿时光反复,我们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