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宋|释普济
【禅语公案】
杭州鸟窠道林禅师①,本郡②富阳人也。姓潘氏……九岁出家,二十一于荆州果愿寺受戒……后见秦望山③有长松,枝叶繁茂,盘屈如盖,遂栖止其上,故时人谓之鸟窠禅师。复有鹊巢于其侧,自然驯狎,人亦目为鹊巢和尚……元和中④,白居易⑤侍郎出守兹郡,因入山谒师⑥。问曰:“禅师住处甚危险。”师曰:“太守危险尤甚!”白曰:“弟子位镇江山⑦,何险之有!”师曰:“薪火相交,识性不停⑧,得非险乎?”又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⑨”白曰:“三岁孩儿也解恁么道。”师曰:“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白作礼而退。
《五灯会元》卷二
【辞语注释】
①鸟窠道林禅师(735~833):杭州富阳人。俗姓潘,法名圆修,号道林。出生于唐开元二十三年(735),晚年移居福清白屿(今江阴镇),圆寂于唐大和七年(833),享年99岁,僧龄达80多年。
②本郡:指杭州。隋代杭州地区称钱塘郡,唐改称杭州,但此处为旧名沿袭。
③秦望山:位于浙江诸暨市枫桥镇乐山村东北,是会稽山脉的名山,土名“燕子岩头”,又名刻石山,传说系秦始皇会稽刻石处,故名。
④元和中:指唐宪宗的年号元和(805~820年)中期,也就是公元810~815这几年。
⑤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公元822~825年,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与鸟窠道林禅师的交际,便是在此期间。
⑥谒师:指白居易拜见鸟窠道林禅师。谒,拜见。师,指鸟窠道林禅师。因灯录记述者,多为弟子记述师父行迹故事,故多以师指代传主名讳。
⑦位镇江山:意为地位重要,镇守一方。
⑧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前四字“薪火相交”,指现实中的困惑与内心的烦恼交织在一起。后四字“识性不停”是接续说明前面的情景,说明内心的各种欲想妄念无休无止。识性,指人认识、判断事物的本性。
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句出处甚多。一般认为出自《增一阿含经》,为四句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意思显明,就是要求佛教的信仰者只做善事,不做恶事。自己将自己的内心清洁了,就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了。当然,这里的“善”与“恶”,只是佛教的标准,依照禅宗“非善非恶”、“非恶非善”,不执着两元对立的观点,又做他论。
【赏析解读】
这段公案的前面一段,是对于鸟窠道林禅师的介绍,算是文章进入核心前的一个铺垫。但这个铺垫很重要,犹如登楼的梯子一样不可缺少。没有这个铺垫,就不能引出后来的白居易出场。白在当时,不仅仅是一个诗人的身份,而且是“位镇江山”的封疆大吏,手中握有管辖区域内的生杀大权。他去“入山谒师”,就衬托出了被谒之人不一般的分量。而在对话之初,白居易或者并无深意,但鸟窠禅师却是有意点化。最后就引出了白问“佛法大意”,禅师给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回答。但这还不是此一公案的高潮,高潮在于最后的问答。白既是封疆大吏,同时又是信仰佛教的饱学之士,对于鸟窠禅师这毫无新意的回答当然不满意,就认为“三岁孩儿也解恁么道”,你岂不是搪塞于我么?禅师于是说出了震撼千年的一句老实话:“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白居易听了这句回答,口不能言,惟有“作礼而退”。
这个公案对于我们后人的启发,就是要时刻的反省检讨自己,那些大而好的动听口号,喊出来是很容易的,但要做到,并且能一直坚持着去做,就很难很难了。也惟因其难,才显可贵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