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世界五彩斑斓,心理现象色彩纷呈,心理原本就是个体存在的外显和必需,如同情欲乃至人之本身一样,没有好坏对错,只有合适与否,关键在于自我认识和觉察承认。
当我们说心理包括过程、状态和特性时候,是从知识层面上描述的,要解释明白心理类型,就要举例说明。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认知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开始,也是结果。我们常说观察和思考,其实就是感觉器官的感觉,以及大脑思维的过程,换句话说,观察重体验,思考重理性。
两可图是很有趣的认知现象,比如少女老妇图,人脸茶杯图,13还是B,等等。这种图形像什么,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揭示了我们认知解释决定了观察结果。这对于我们“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是个警告,千万别自恋。
而打击自恋水平最大的莫过于各种错觉现象,比如霓虹灯,理发室门口旋转上升的图形,夜晚楼房亮化的各种图案,看着图案流转,却是相同位置不同颜色交替出现的结果。我们明知道没有图形转换,可是认知解释就是漂亮图形在转换。
我们通常认为记忆是准确的,信誓旦旦看到了真相,可是无数事实案例告诉莪们,记忆是不准确的。婚姻不幸的人们会回忆恋爱就酿下苦果,可是当时真的没有心动么;当我们确信回答问题正确无误时候,查找答案方知过于自信。记忆不过是加入幻想的执着,记住的只是我们反复咀嚼想在当下记住的过往而已。
情绪的例子太多,有个罗曼蒂克桥故事,说是在这座悬崖峭壁上的悬索桥相遇的男女,容易坠入爱河,因为彼此激动心跳不已。心理学家认为不是因为遇见爱情而激动,而是因为紧张害怕兴奋而误认为遇见爱情感觉。不是高兴才微笑,而是微笑才高兴;不是生气才责备孩子,而是责备孩子才生气;情绪会引起行为表达,还有可能是行为的结果,这就是行为疗法的原理所在。
意志是珍贵的奢侈品,毕竟是要克服困难为前提,这也是我们钦佩意志力坚强的人们原因。意志支配下的活动为意志活动,意志总是要通过行为表达,否则就是无法有效发挥作用。比如,当我们问家长爱孩子吗,都是不屑一顾的肯定答案,然而只需要继续追问近来陪伴了孩子多久呢,就有一半家长无法回答,继续问有效陪伴又有多少呢,结果可想而知。
心理状态包括意识和注意。意识就是自知之明,自我觉察,觉察环境,人人是井底之蛙,盲人摸像,区别在于意识上。傻子不知道自己傻,人贵自知之明,说明觉察不容易,这就是认识意识的意义。一个人善于自嘲,反映的就是自我觉察,自我意识。
注意这个心理现象很常见,注意看、听、说、写,就是集中精力,聚精会神,反之就是注意力分散。这是为什么学校课堂设置为45分钟,工作要有上下班,加班过度没有益处,人的精力有限度,时间未必是效率。强制孩子学习之所以效果不好,就在于注意力不能集中。而注意力高度集中未必都是好事,可能就是注意力狭窄,那些执着者、认死理、路怒症等等就是如此结果,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心理特性包括需要、动机、能力、人格。人的需要呈现金字塔形状,越是基础越重要,比如看似生理需要不起眼,低层次,可是“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由此各种动力产生。一个人品质好,从人格角度说在于良好人格特性,那些人格障碍患者,想要改变或者调适良好真的很难,毕竟普通人都会固守自己见解,而“改变别人是上天的事情”。
心理世界五彩斑斓,心理现象色彩纷呈,心理原本就是个体存在的外显和必需,如同情欲乃至人之本身一样,没有好坏对错,只有合适与否,关键在于自我认识和觉察承认。